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要闻

《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0~2021)》发布

2021年05月08日 12:55  |  作者:高志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8日电(记者 高志民)5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了《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0~2021)》。

绿皮书指出,可持续膳食具有丰富内涵和复杂内容,既是可持续食物系统的重要目标又是其关键驱动力。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中国居民能量摄入基本有保障,除粮食和食用油外,各类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营养结构不断优化,然而膳食可持续性在环境、社会和经济维度均存在明显问题,包括农业生产环境成本过高、食物消费社会差异性较大和营养相关疾病发生率攀升。

根据宏观统计数据,即使不考虑在外食物消费和加工食品,2019年农产品供给能力充足,除食用油外,所有食物需求均能有效保障。从消费量与占有量比值来看,薯类人均在家消费量与占有量比重为0.1,意味着薯类产量的10%被居民以鲜食形式居家消费;畜禽肉这一比值为0.7,考虑在外饮食肉类消费比例会提高,中国肉类市场处于相对较紧的平衡状态。

本报告的农户食物消费微观数据,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组织的重大国情调查项目“乡村振兴农户问卷综合调查(2020)”(以下简称“调查”)。从平均数看,农村居民人均每日消费稻米211.4克,面粉156.4克,玉米7.0克,大豆48.2克,猪肉44.0克,鸡肉21.8克,鱼肉13.8克,牛羊肉9.5克,鸡蛋42.6克,奶制品32.2克,蔬菜288.4克,白酒28.9克,含糖饮料20.5克。在实际调研中,农村居民的蔬菜、鸡肉等自产消费比例较高,对食物消费的稳定性评价较高、获得感较强,只是猪肉、牛羊肉的价格上涨难以承受,致使消费量波动性较大。

在时间趋势方面,2013~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稳定在0.3左右,膳食结构变化十分明显。除谷物、食用油外,所有食品消费均保持增长,其中前三名为禽肉、鲜瓜果、水产品,增长率为68.8%、36.0%和30.8%;在绝对量上,人均每日消费最多的三种食物为谷物、蔬菜和鲜瓜果,分别为357克、270克和140克。2019年居民人均每日摄入平均为1973.8千卡,与2013年的2028.7千卡相比略有下降,但考虑到在外饮食比例提高,人均每日能量摄入基本在平衡膳食宝塔倡导的1600~2400千卡,且肉蛋奶供能比例从11.8%提高到12.6%,说明中国居民热量摄入基本有保障、营养摄入得到优化。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消费 食物 居民 发布 农村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