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深圳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委员建言

孟建民:推广总设计师制,打造“建筑四新产业 互联网”平台

2021年05月14日 16:34 | 作者:孟建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深圳一直以来都是承担国家创新改革发展、先试先行的前沿阵地。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有关部署,对深圳而言,需要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深圳整个建筑行业也需要打破枷锁、主动思考,寻找推动城市与建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我仅代表个人,谈谈对于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一些粗浅看法。

第一,提倡大力推广和运用总设计师制。

未来几年,深圳将为实现国际一流城市的战略目标而持续奋斗,在一系列超大城市治理和管控的压力下,城市发展需要突破传统的设计管理方法,进一步强化总设计师制度,多元立体化统筹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赋予总设计师更多的自主权,更强的中立性。建议与时俱进,全面推广总设计师制度,推动城市设计管理成效的跨越式增长,并促进深圳城市发展能级的提升。

总设计师制还需要政策推动和创新。在深圳城市发展的新标准和新形势下,总设计师制度应有更大的格局、更多的担当和更大的作为,实现持续的自我创新,更好地发挥其提升城市品质,保障公众利益的关键作用。因此,希望在总设计师制度的专款设立、组织架构、制度衔接等方面,探索进一步的政策支撑,如梳理不同层级类总设计师制度在实际应用中的衔接关系,探索设立市级总设计师财政专项资金,研究更新总设计师工作组织架构等。

同时建议,由多部门联合编制总设计师制细则。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和实践,总设计师工作的重点和模式等已见雏形,现行的总设计师制度办法文件难以满足要求。为尽早提升总设计师工作的意义和成效,目前急需更新总设计师制度的相关细则,重点是明确以下内容:适用范围、主管部门、遴选办法、工作界面、工作内容、考核标准、收费标准等。由于该项工作意义重大,涉及到多部门和复杂化的工作界面,建议该细则由相关部门联合编制和出台。

以上,是有关总设计师制,本人结合工程实践提出的几点建议。

第二,提倡打造深圳市“建筑四新产业互联网”平台,助力深圳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政府近年有大量新建公共项目,包括各种类型的医院、学校、歌剧院、博物馆等上马,在改善基本民生、推动文化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工程建设中,政府希望能用上高质量的材料、设备和工艺,用最科学的方式进行设计、施工管理,但现行的很多制度还跟不上建设发展的需求。导致政府重大建设项目现在想用新技术、好材料,却“没方向、没预算、没标准、没制度”。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考虑通过建筑“四新”技术应用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建筑行业的“四新”指的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通过建立“建筑科技全景图”和“材料设备创新评价体系”等手段,建立面向市场和政府采购的综合服务网站,这个网站可以定义为以“建筑产业互联网”概念下的平台网站。平台以政府和行业公信力为依托,在网站中纳入最新、最好的建筑科技产品,以国际视野广泛收纳世界范围内的“四新”信息并发布,成为建筑行业互联网平台的“百科全书”。通过四新入库管理和在线交易系统,有助于提高建材交易的规范化,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交易渠道,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平台同时也可以探索建筑产业互联、信息交互、信用管理等方面整合的可能性,吸引建筑行业头部企业加入,通过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的支持,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在建筑交易平台上的应用。平台由全行业力量共同介入,才有可能打通链条、让应用成果拥有大量工程实践机会。建议工务署、住建局、建筑产业化协会、投控、城建等政府、企业及行业协会等共同加入建筑互联网平台建设,进行政策、资金、技术等资源的导入和扶持,共同开创行业“建筑产业互联网”的新模式。

打造深圳市“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有助于为先行示范区在建设领域的落地提供创新性支撑,为下一阶段建筑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引领。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方面水平全国领先,各类科技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建筑工程作为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目前还没有完全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希望通过建设这样一个平台,以“四新”推广应用为切入点,重点服务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需求,同时着眼全国,争取打造行业标杆、树立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典型。

(发言者系深圳市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总建筑师,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刘乙潼

关键词: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