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
平潭纪工委多管齐下提高“三不”综合功效人民政协网福州5月20日电(记者 林仪 通讯员 谢宜齐)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不断提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综合功效,持续巩固发展良好的政治生态。这为纪检监察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始终坚持“严”的系统观念和有解思维,坚持惩与治相结合,在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着力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持续深化标本兼治,推动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持续净化优化。
聚焦问题出重拳 保持“不敢腐”震慑
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坚持有腐必反,有案必查,保持决心不减、尺度不松,坚决惩治腐败问题。2016年以来,全区年均立案查处数增长超10%,彰显了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只增不减”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实现严肃惩处腐败问题,发现问题是关键。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立足专责监督职能,创新监督方式,着力贯通协同各类监督,提升发现问题精准度,不断提高治理效能。在纠治“四风”上,深化“1+X”监督机制,协同联动税务、市场监督管理、组织部门等,构建严密监督网络,有效纠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同时,探索“巡察”与“审计”互动互联,在开展巡察中同步对被巡察单位开展审计,及早有效发现问题。聚焦扶贫领域、民生领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对惠民惠农、扶贫脱贫等资金项目开展“最后一公里”专项督查,坚决惩治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挪用公款等违纪违法问题。
而在惩治腐败过程中,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则是注重精确制导,集中火力打击。把握平潭开放开发建设特点规律,聚焦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审批监管、招投标等领域,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环节”,查处了一批靠企吃企、以权谋私、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典型案例。
建章立制强约束 提升“不能腐”成效
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始终坚持“发现问题、查处问题、整改问题”全链条工作思路,把查办案件和堵塞漏洞、强化监管贯通起来,从案件背后发现深层次问题,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手段,有效补齐制度短板、消除监管死角,促进制度完善、规范权力运行。
工程项目建设伴随着实验区开放开发建设进程加快而增长。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绝不容忽视。因此,区纪工委监察工委从查处相关工程招投标领域违纪违法问题中深入分析,督促整合行政审批、财政金融、交通建设等部门相关职能,推动建成工程项目服务“中介超市”,探索工程项目招投标实行“评定分离”政策,推动设立区公共资源交易统一监管机构,既进一步破解审批服务“中梗阻”问题,提升政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又打破部门、行业、地域垄断保护,割断中介机构、竞标单位与审批部门、业主单位之间利益输送链条,堵塞廉政风险漏洞。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国企贪腐问题,区纪工委监察工委驻区财政金融局纪检监察组积极靠前、主动思考,注重“取长补短”,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赴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部分省属企业纪委调研学习,借鉴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联系指导国有企业纪委相关制度、创新推进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破解同级监督难的问题。
丰富形式抓教育 增强“不想腐”自觉
近年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将发生在党员干部身边的事例案例作为警示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纪律“紧箍咒”念到心里、触及灵魂,不断筑牢思想防线。
例如,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结合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拍摄《蜕变》、《警诫》、《贪与悔》等警示教育片,并组织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观看。通过剖析典型案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把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巩固好,把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维护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汲取教训,做到“两袖清风”。2020年,实验区共开展各类警示教育793场32268人次,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强化党章和纪律意识的浓厚氛围。
在以警示片教育基层党员干部基础上,区纪工委监察工委“乘胜追击”,先后组织村干部近百人参与流水镇港东村、北厝镇务里村村干部充当恶势力团伙“保护伞”案件庭审旁听,让“重点对象”走进庭审现场,直接感受司法审判场景,亲身感受法庭庄严,自觉做到以案为鉴、警钟长鸣。
值得一提的是,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片区廉政主题公园是平潭第一个以“廉政”为主题的公园。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结合“孝廉文化”创建,推动各级党组织组织党员干部到公园接受廉政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自觉筑牢底线思想,持续深化反腐效能,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编辑:王亦凡
关键词:工委 区纪 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