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全国首个生态环境教育特色小镇规划在宁波发布
人民政协网宁波5月26日电(记者 鲍蔓华 通讯员 汪斐卿 )5月26日,首届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高端研讨会在宁波市奉化区举办。知名三农问题专家、北京大学乡村振兴中心主任温铁军教授应邀做“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转型”主旨发言。
研讨会上,全国首个生态环境教育特色小镇规划方案正式发布。以宁波市奉化区大堰镇为试点的生态环境教育特色小镇,将基于优美的自然生态条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多彩的艺术人文气息,以“生态环境教育+”为路径,推动生态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文化创意、体育休闲、数字科技等产业融合,建设集生态研学、博物会展、自然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空间,分享和传播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打造长三角乡村全域生态环境教育的示范窗口,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弘扬优秀生态文化,强化生态环境教育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度融合。
围绕“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下生态环境教育特色小镇的机遇与挑战”,来自中山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粮农组织等代表分别从公益参与、生态研学、保护地自然教育及国际项目实践案例角度作主题发言;生态环境部综合司、人民日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扶贫基金会、江西省环境科学学会、浙江省环保联合会、全国自然教育网络等代表在圆桌对话环节进行了互动交流。
会上,还正式启动了“两山”实践自然培训学校建设项目。通过该项目,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培训机构合作,深入挖掘本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案例,为全国各地培训学员提供实践学习素材;推动村民农房和村集体建筑翻新改建,建设乡村图书馆、生态文化空间等,打造环境优美、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用户体验良好的生态环境教育培训及交流场所。
宁波市奉化区大堰镇是奉化、宁波200万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保护地,也是奉化唯一的全山区乡镇。近年来,奉化大堰镇以生态环境教育为“两山”转换通道,不断推动生态环境价值转化,发挥生态环境教育在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弘扬乡村生态文化,由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进行全方位指导、策划和提升,全域开展全国首个生态环境教育特色小镇试点建设。“零污染”垃圾分类模式两次得到浙江省省长郑栅洁批示。
生态环境教育特色小镇项目于2020年6月启动以来,以奉化区大堰镇为试点区域,在整合乡村民风民俗、乡规民约基础上,聚合乡村生态环境教育优势资源,集中落地生态环境教育项目,逐步改变落后生产、生活风俗习惯,以生态环境教育为龙头,撬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环境面貌改变;把带有丰富生态环境教育内涵的生态环境保护举措纳入小镇发展整体规划,由点到面,从根本上提升乡村环境治理业态,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打造现代环境治理乡村模板,助力乡村振兴。(图片摄影 傅佳伟)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生态环境 教育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