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资讯
我国科学家找到大豆长日下早花早熟的重要内在原因
人民政协网6月12日电(记者 高志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系统 日前阐述了子叶的开花诱导功能及其分子基础,明确了子叶在早熟大豆品种适应高纬度长日照环境中的独特作用。该研究成果对高纬度长日照地区大豆等短日作物的早熟育种和栽培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细胞和环境(Plant, Cell & Environment)》上。
据韩天富研究员介绍,该团队在利用嫁接技术研究大豆根冠关系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当来自中国东北北部地区的极早熟品种做砧木时,尽管只保留子叶,仍可在长日照条件下促进晚熟品种接穗开花,而来自黄淮地区的中熟品种做砧木时则无此功能。考虑到在高纬度地区大豆苗期日照长、鼓粒期日照短的特殊情况,该团队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子叶的开花诱导效应是在出苗后产生的,而不是继承了亲代植株合成并储存于子叶中的开花刺激物质。子叶出土见光后,“成花素”编码基因GmFT2a迅速高水平表达,进而上调花分生组织特性基因GmAP1等下游基因的表达,是导致早熟大豆品种在长日下早花早熟的重要内在原因。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该研究提出了大豆通过幼苗子叶的开花诱导效应主动适应高纬度地区长日环境的“自立”模型。
0大豆幼苗子叶开花诱导“自立”模型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及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的支持。
编辑:鲁雅静
关键词:大豆 长日 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