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正商量 提案摘编 议政瞬间

首页>协商>协商建言

共同富裕 大道先行

——浙江省政协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综述

2021年06月21日 15:31  |  作者:鲍蔓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省政协课题组调研婴幼儿照护服务情况。(赵(385860)-20210621142127

省政协课题组调研婴幼儿照护服务情况 赵杨健 摄

省政协组织“六送下乡”“两走进”活动,助(385864)-20210621142248

省政协组织委员和专家在浙南农创客电商基地调研 徐文燕 摄


人民政协网浙江6月21日电 (记者 鲍蔓华)

“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今年3月,万众期待的“十四五”规划出炉。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新闻发布会上,就促进共同富裕说明:“十四五”期间,浙江将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探索队”。

这意味着,城乡差距、区域发展与富裕程度指标均位于全国前列的浙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先行探索机遇。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既是浙江全省的大局,也是政协履职锚定的靶心。省政协主席葛慧君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在示范区建设中展现政协担当作为。

省政协年初就把共同富裕纳入重点履职课题,进行统筹谋划,深入全省11个设区市和30多个县(市、区)开展专题调研,通过数字化平台,面向社会开展“我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一言”活动,组织全省三级政协2.6万多名委员开展网络主题议政,提出意见建议2.7万余条。

6月2日至3日,省政协十二届二十一次常委会会议围绕省委重大决策开展专题政治协商。

共享优质公共服务,织好“防护网”

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

“着重聚焦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三缩小’,突出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和养老、失业保险替代率‘两提高’,实现医疗自付比例‘一降低’,建立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浙江省社会保障事业从低保型向保障型跨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省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童亚辉在常委会会议上发言时说。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围绕共同富裕这一宏大课题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省政协有关课题组广泛发动在欧洲华侨委员和代表人士开展线下调研、线上献策。

“国际社会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社会保障事业进入大发展阶段。浙江省社会保障事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目标要求相比,仍存在保障水平不够高、区域城乡群体之间不均衡、保障支撑力不足、制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借鉴欧洲经验教训,立足浙江实际,课题组建议:瞄准民生关切,构建包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多层次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和高效就业服务体系的多维度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进行比较研究,及时将研究成果报送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童亚辉说。

“三孩”要来了,拿什么迎接他们?

省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李鲁说,“加快健全完善全覆盖、普惠性、高水平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从前期调研情况看,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不足的短板以及养育成本较高的客观现实,成为许多适龄婚育家庭最主要的顾虑。为此,调研组建议,给这些“小不点”增加资源供给。制定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规划,打造15分钟便捷照护服务圈。积极探索“政府买单”的托育服务券项目,加快建设一批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

科技引领创新,打好“主动仗”

2017年,之江实验室作为浙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正式揭牌成立。一路走来,见证着之江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省政协常委、之江实验室副主任鲍虎军倍感自豪。

在鲍虎军看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科技创新是重要支撑。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尽管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重点布局构建特色优势明显的新型科研机构,实施多层次科技创新研发、优秀人才引育、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建设等行动,形成良好发展态势,但与国内先进省市和发达国家相比,浙江仍需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为此,鲍虎军在发言时建议,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奋力打造省域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强顶层谋划,统筹前沿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产业应用,占据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加快科创平台建设速度,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造高效能的创新力量体系;实行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激发创新活力,打造全球人才高地;加大科技创新的国内外合作,强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浙江省科技创新影响力。

共同富裕路上,数字化是提升为民办实事质效的“加速器”。作为医卫系统的教育工作者,省政协常委、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忠认为,把数字化应用贯穿到医疗卫生服务全过程,有助于推进医疗服务优质共享。陈忠希望,加强业务协同,及时梳理纵向业务系统与浙江省数字化建设之间的交叉竞合内容,形成整合清单,加强与中央各部委沟通协调,积极争取系统整合的浙江试点,使各条线的业务可在浙江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上完成。

区域协同发展,架设“连心桥”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农民工群体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共同富裕”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浙江的农民工数量已超2400万人,他们是连接城乡和地区的重要群体,但收入总体不高。推进其市民化进程对于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省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周华富特别关注这个群体。

“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后,会大大减少四处漂泊、频繁变换工作的情况,有利于集中接受知识教育和产业培训,成长为产业工人乃至高技能人才,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保障。通过深化改革,盘活农业转移人口在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使他们获得持续稳定的财产性收入,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共同富裕路上,让农业转移人口也能享有与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过上更有质量、更有品质的生活,这样的美好,周华富认为应该为之努力。

去年11月份以来,省政协开始探寻浙江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突破路径。课题组认为,要以重构居住证体系为引领,推动工作重心从缩小“两个城镇化率”差距转移到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同权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上来;以培养专业技能为抓手,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和薪酬水平;以深化农村“三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稳定农业转移人口的农村权益和增收渠道;以县城和都市区为主要载体,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只有使农业转移人口进得了城、享得了权、扎得了根、稳得住心,才能与全省人民一起实现共同富裕。

数字技术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质增效,也为农业农村发展催生新的活力。“农业农村部统计评价,2020年,浙江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68.8%,在全国首屈一指。”省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姚少平在关注数据的同时,对照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要求,也看到了差距。“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农业数字化深度融合有待提升,未来乡村建设顶层设计和统筹落实有待加快。”

数字化改革引领高质量推进富民强村,将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无限可能。姚少平建议,“在消除富民强村‘数字鸿沟’方面,重点推进农村网络升级换代与覆盖普及,完善乡村宽带等网络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物联网感知、冷链物流等流通服务设施及网络安全设施……”

话筒在传递,共识在凝聚。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出席会议,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表示感谢,充分肯定这次专题协商工作。他说,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全省政协战线提供了广阔履职舞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积极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好风凭借力,浙江全体上下正乘势而上,开启共同富裕新征程。


委员观点■■■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政协委员陈立新:

注重社会救助和就业援助有效衔接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要注重社会救助和就业援助有效衔接,建议持续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对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等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就业服务,各类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要为有就业要求的城乡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政协委员娄海鸥:

结合未来社区建设解决安居宜居难题

把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作为保障民生的关键,扩大保障范围,让更多有需求的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以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为保障对象,建立健全以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广覆盖、梯度式住房保障体系,解决部分低收入和住房困难群体“住有所居”问题。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政协委员郭元敏:

补齐健康浙江建设短板

实现预防慢病的目标,必须大力实施健康义务宣教工程,建立健康义务宣传员队伍;开展经常性健康教育活动;加强督查考核。以各社区(村)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大礼堂)为主要阵地,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利用网格群,定期向村民推送健康知识、慢病防治等宣传资料。

浙江省政协委员陆国庆:

以职业技能大提升促进劳动收入持续增长

一方面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水平,为职业技能人才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岗位;另一方面,鼓励职业技能人才树立爱岗敬业意识,努力提高职业技能,为企业技术开发、产能提升、产品升级作贡献。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政协委员冯伟祥:

创建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将教育经费向农村、偏远地区、弱势群体倾斜,保障教育资源平衡。建立师资流动机制,营造尊师重教社会环境;持续降低教育成本,持续完善校园安全。全面落实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责任,让学生树立尊重生命、保障权利的意识,严厉打击涉及校园和学生安全的违法行为。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政协委员叶沣仪:

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

“育儿工作两不误”需持续探索与尝试。建议建立多元供给的育儿援助体系,完善认定儿童园制度,设立“幼保联合型认定儿童园”;完善0-6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体制机制;强化政府福利保障支撑作用。确保政府财源供给,构建经费充足、精准帮扶的婴幼儿照护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编辑:贾元昌

关键词:共同富裕 建设 政协 农业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