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人物

刘入源:一只手也能顶天立地

2021年06月29日 10:02  |  作者:郭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一只手 顶天立地

“只要肯努力,一只手也可以顶天立地。”中共中央宣传部日前在京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入源如是说。作为残疾人事业优秀党员代表,他的话语真挚动情。

因16岁时的一次意外,刘入源失去了右手。生性要强的他,没有被重创打倒,不仅以优异的成绩从卫校毕业,还在当地率先探索黑山羊养殖技术,与乡亲们一同创办了广西唯一的集研究开发、品种改良、生产、繁殖及供销一体化的大型山羊养殖基地。

创业过程中,刘入源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他一直记得,在自己陷入困境即将放弃时,镇党委领导及村干部主动上门找他谈心,鼓励他站起来;知道养殖场缺乏资金,他们根据相关政策找到信用社,协调银行贷款帮助他渡过难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又一次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这份帮助对当时的我而言,犹如雪中送炭,倍感温暖。”那时刘入源在心里暗暗发誓,等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时,也要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有了十足的干劲儿,摆在眼前的困难被一个个攻破,眼看养殖场逐渐走上了正轨。当初的誓言,刘入源始终不曾忘记,可没想到的是,自己伸出的橄榄枝,村民们却并不“买账”,纷纷质疑:“人家好手好脚都养不好,你一个残疾人,只有一只手,能养活自己就很好了。”

刘入源深知,要想摆脱贫困,首先要从精神上站起来。面对村民的不理解,他没有气馁,“是党员就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合作社成立初期,他一有时间就到村民家中谈心。胸前那枚熠熠生辉的党徽,既“亮出”了党员身份,也“诉说”着这位“80后”瘦小伙儿带领乡亲们一同致富的决心。

贫困户中,残疾人占多数,他们踟蹰不前的原因,刘入源心知肚明。“怕自己养不好,怕羊死了赔钱,怕养大了卖不出去……”对于这些后顾之忧,他逐一想办法解决,“缺什么咱就补什么,差什么咱就扶什么。只要大家好好干,拧成一股绳,日子就会越过越好。”

老李曾经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40岁出头,有手有脚,年轻时却只贪图享乐,欠了一屁股债,天天拿盐巴当菜吃,唯一的收入就是上山砍柴卖一点钱。眼看着大家的日子都红火起来,他找到刘入源,哭着说不想再穷了,想养羊。刘入源给了老李6头种羊,只象征性收了50元钱,后来又耐心传授养殖技术。几年下来,老李成了养羊大户,盖起3层小楼,娶妻生子,生活越过越滋润。

这些年,合作社让无数个“老李”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现在,在刘入源身后有着上千户的养殖户,通过自主经营、入股分红、托管代养的模式,他已帮助当地300户贫困残疾人及813户贫困户通过养殖黑山羊脱贫致富,户均增收两万元。

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的路上,身为共产党员的刘入源主动挑起重任,把群众的事当自家的事。谁家缺资金,他担保贷款;谁家的羊该打疫苗了,他第一时间进行技术指导;谁家的羊该出栏了,他第一时间帮助联系销路;加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残联的“残疾人阳光扶贫项目”,承诺一年带领100名残疾人致富。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做到第四期……

这位“80后”羊倌的付出,不仅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也为他赢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自强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许多荣誉。“这些荣誉对我意义非凡,也让我更加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刘入源说,十几年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支撑着自己不停向前冲,一刻也不敢停歇。

“我很幸运,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国家出台了那么多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好政策。作为顶天立地的男儿,就应该投身于伟大的时代洪流中,这也是我曾经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刘入源说。

如今,养殖场的第5个基地正在建设中,吸纳能力将会提升35%。对于长期发展规划,刘入源早已在心中画好了蓝图,他充满信心,也满怀憧憬,“作为带领一方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羊’,只要团结好乡亲们,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就不愁未来越来越红火的好日子。”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刘入源 残疾人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