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要闻

弘扬中医“治未病”理念 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

2021年07月08日 22:3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7月8日电 在日前召开的由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主办的“加快中医药振兴发展 共同守护人民健康”主题座谈会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健长生露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陈聚宝建议,将传统“重治疗、轻预防”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大力普及健康养生知识,传播中医“治未病”理念,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1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健长生露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 陈聚宝 

陈聚宝谈到,人口加速老龄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少子化相互叠加,加剧了养老难题。特别是我国老龄化是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更让人担忧的是我国的老龄化是不健康的老龄化,老年人普遍患有慢性病。研究显示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患共病(多种慢性病共存)的比例超过80%,加大了养老负担和医疗负担。研究发现,很多高龄老人,不仅仅是因为衰老走向死亡的,很多是因为罹患疾病而死亡,特别是慢性病依旧是威胁人民生命健康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陈聚宝认为,应当将传统的“重治疗、轻预防”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否则就是只治不防,越治越忙。在这个问题上,传统医学,特别是中医药有很多智慧值得汲取。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强调“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其中心内容是指要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即便到了医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一理念依然不过时。不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注重健康养生,不注重身心健康,很难提高健康素养和人民健康水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如何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陈聚宝认为有两点亟须高度关注:一是要大力普及健康养生知识,传播中医“治未病”理念,将老祖宗的防病治病理念发扬光大,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二是重视健康保健,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为人们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同时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

陈聚宝介绍,自己所在的企业是一家致力于发展大健康产业、开发抗衰老养生保健产品、助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企业。公司总工程师蒋松柏教授是长期从事抗衰老研究的专家学者,经过几十年潜心研究,成功研制第一代抗衰老产品“长生露”。目前,长生露已获得国药“准”字批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GMP认证。

“健康养老和抗衰老是永恒的话题,希望天下人都重视生命,能健康长寿。”陈聚宝说。

(文/秋林)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健康 理念 中医 治未病 产业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