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资讯
我国首个电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建成投运
人民政协网7月28日电(记者 奚冬琪) 记者获悉,我国首个电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7月23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建成投运。可日处理抗生素菌渣100至120吨,处理后的菌渣可制成肥料实现资源化再利用。
据介绍,我国每年产生抗生素菌渣近千万吨,菌渣中含有大量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以及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但是,菌渣中残留的抗生素会诱导生成抗性基因,引起耐药菌的传播和扩散,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我国《危险废物名录》明确将抗生素菌渣列为危险废物。因此,抗生素菌渣的安全处置和有效利用已成为制药企业及相关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广核技联合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中心,2018年7月在新疆伊宁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启动建设我国首个电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2020年7月,项目完成电子加速器主体设备及束下辐照反应器安装,进入运行调试阶段。该项目采用1台电子加速器,通过高能电子束的直接辐射作用,以及激发水分子原位产生羟基自由基(•OH)、水合电子(eaq−)和氢自由基(•H)等活性粒子的氧化-还原作用,不仅能有效去除抗生素残留,杀灭耐药菌、消除抗性基因污染,还能保留菌渣中的蛋白质、多糖等营养物质。处理后的菌渣经过环境风险评估后可制成肥料,用于工业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定向种植,收获后能够作为原料回用于抗生素的发酵生产过程,打造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绿色循环经济体系。
“我国首个电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建成投运,对于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大美新疆,守护好祖国西北生态屏障具有重要意义。”中广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长利表示,自2008年以来,中广核已在新疆累计投资近110亿元,业务涉及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铀资源勘探开采、生物能源开发及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等。与此同时,中广核尽锐出战,选派精兵强将积极开展对口援疆,用心用力用情助力全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贡献央企力量。
图为我国首个电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厂房。
编辑:鲁雅静
关键词:菌渣 抗生素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