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精彩视频
全国政协常委贾楠:非特殊需要,用人单位应当取消高学历门槛
人民政协网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 李敏杰 满达呼)“2005-2019年,20-24岁结婚登记人数(含再婚)占比从47.0%降至19.7%,25-29岁从34.3%升至34.6%,30-34岁、35-39岁、40岁以上结婚登记人数占比分别从9.9%、4.9%、3.9%增至17.7%、8.1%和19.9%。”7月26日,在全国政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专题协商会现场,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贾楠先亮出了一组数据。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贾楠点出了一个目前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晚婚。
“25-29岁接替20-24岁人群成为新婚的‘主力军’,高年龄层段(40岁以上)结婚登记占比大幅上升,‘晚婚’现象突出。”在贾楠看来,经济条件已成了目前年轻人不结婚、不生育和少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贾楠认为,晚婚现象与当前的教育也有着很大关系。如“上学就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的错误理念背离了教育的价值观。
在贾楠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很多学生并不愿意选择学术性、研究型工作,而愿意选择符合自己特点的操作型、技能型职业,上普通高中而不去接受职业教育,很多时候都是家长的选择,不是他们自己的愿望。很多博士、硕士对自已所学的专业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爱好,对所从事的职业也缺少热情。
“种种因素导致有些制造业企业的高技术人才非常缺乏,却鲜有人能够胜任。”贾楠表示。
“要逐步扭转这一现象,就需要相关部门尽快落实‘普职互转’,在教育制度上提供两者互转的可能性与流动性,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多种选择。”贾楠表示,要想办法让职业教育背景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非特殊需要,用人单位应当取消高学历门槛,这不仅可以为我国的制造业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也是缓解“教育焦虑”的方式之一。
“只有年轻人能够自食其力,改善了生活条件,减少了教育子女的压力,他们才有可能敢结婚生子。”贾楠说。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