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产业动态 发明·创新 探索·发现 科学麻辣烫 科技人物 专家讲坛 新基建 院士知播

首页>科技>资讯

“莱西经验”再出发,三农转型搭上数字化快车

2021年08月20日 09:11  |  作者:王健高 通讯员 程强 王晓鹏  |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山东省莱西市创新搭建的乡村振兴人才配置网络平台,促进了人才与岗位、人才与项目、人才与技术的精准对接、充分对接,显示出信息化和数字经济的巨大价值。

莱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莱西市人社局局长张秀杰表示,作为“莱西经验”的诞生地和全国百强县(市),莱西市持续深化拓展“莱西经验”,通过改革创新、政策扶持、优化服务,实施“智慧化+农民” “互联网+农民” “精准化+农民”创业创新“双创”工程,培育了逾百家创业就业孵化平台载体,涌现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

“智慧化+农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新生态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由中国建材集团投资建设的中国建材凯盛浩丰智慧农业小镇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这一总投资70亿元的项目堪称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样板,成为莱西突破发展、乡村经济崛起的新引擎。

该智慧农业小镇项目通过采取“统一种子育苗、统一栽培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采收加工”,打造了标准化、组织化、设施化、信息化的生产模式,解决了当地农民的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后顾之忧,将农民引入企业一线生产环节,并形成了“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龙头企业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家门口就业增收。

“目前,已有1600多名农民跟随智慧农业项目一起从事标准化农业生产,收入由最初的每月每人800元增长到4500元。”当地一位姓李的农民说。

记者了解到,莱西市在推进农民工创业创新工作中,实施创业担保贷款、吸纳就业补贴、人才贷、融资担保补助等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智能化,按照培育“新”龙头、膨胀“原”龙头、挂靠“强”龙头的思路,从培育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入手,积极推进农业产业智能化,发展智慧农业,以智慧农业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打造莱西新农业生态模式。

“互联网+农民”引领农民创业就业新方向

作为莱西市电商龙头企业,青岛天天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拉动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就业3000多人,营业额突破50亿元。近日,企业创始人吕小虎被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分别授予“山东省农村青年电商带头人”“青岛市创业带头人”荣誉称号。

莱西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莱西市搭建了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等200余处村镇级电商服务站,镇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91.7%,位列青岛市第一,莱西农副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直供全国。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快,电子商务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并以启迪创业、竞择而上的姿态,深刻引领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就业发展轨迹。

记者获悉,为进一步激活电商市场,莱西市出台了《关于支持直播行业发展促进电子商务新业态的奖励政策》等扶持、刺激电商行业发展的政策,逐渐形成了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视觉、内容输出中心与多功能全覆盖的集成式创新服务中心,进一步拓展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就业空间,引领了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就业新方向。

“精准化+农民”搭建农民岗位匹配新平台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莱西市乡村振兴人才配置网络平台已有360余家企业进行注册,提供就业岗位6200余个,完成农民工与岗位匹配4000余人次;累计解决农村季节性灵活用工、求职5000余人次,“玩儿着手机找工作”俨然成为莱西农民就业的新亮点。

张秀杰介绍,针对农业企业用工规模小、季节性强,农村劳动力流动杂乱无序、人岗对接缺位错位等问题,莱西市依托莱西政务网自主开发了乡村振兴人才配置网络平台,围绕实现要素集聚、供需匹配、预警发布、服务输出四大功能,搭建起以人才为中心,集技术、信息、项目等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才配置服务平台。

同时,自主开发“莱西人才港”微信服务号,便于农民工查询就业、创业和人才政策,使“我要求职、我要招聘、我要培训”等功能模块与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同步更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人才配置中传统的信息收集和传递方式,实现人才与岗位集中匹配、精准匹配,有效缓解农民工“招工难就业难”问题。

这是通过平台推广泰国“甜玉米”专家在莱西试种成功的新玉米品种,每亩可为农户增收1000余元。

现代农业科技是改变乡村的关键要素,也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向职业农民转变的重中之重,而数字化转型升级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鲁雅静

关键词:农民 农业 创业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