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故宫举办第五届“太和论坛” 聚焦考古视野下的文明交流与互鉴
人民政协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 王慧峰)10月12日至13日,第五届“太和论坛”在故宫博物院举办。本届论坛以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年为契机,聚焦“考古视野下的文明交流与互鉴”这一主题,邀请国际考古学家及相关国际组织专家,畅谈文明交流与互鉴的认识,探讨保护发展的有效途径。
21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开始逐渐走出去,中国考古学正融入世界考古学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已赴外开展联合考古项目36项,涉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的21个国家,与30余家国外科研机构、博物馆、大学、基金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中外联合考古成为探究文明脉络的重要手段,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文化桥梁作用,成就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国际伙伴。他表示,国家文物局将一如既往地重视中外联合考古合作,支持中国考古研究机构发挥各自优势,搭建与世界各文明间的互鉴与交流平台。愿与全球文明伙伴携手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困难,加强联合考古合作和研究,推动考古成果转化利用,共同为开展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努力。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文明发展进程中面临着各类挑战,我们要尊重历史事实,勇于担负起保护、传承古代文明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的考古工作在“学术故宫”引领下,致力于以紫禁城考古为中心的各类皇家遗存考古、古陶瓷窑址考古及丝绸之路考古,并与印度、肯尼亚、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开展了广泛的考古合作,让世界各国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希望本次论坛的举办,能向国际社会更好地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果,彰显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本次论坛,由故宫博物院与中国考古学会、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共同主办,共邀请来自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以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等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30余位国内专家参加研讨。同时,还邀请了来自德国、伊朗、意大利、日本、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英国、美国、越南等国家的大学、科研院所、博物馆研究人员以视频形式参加论坛。
开幕式后,论坛进行了一天半分论坛研讨,围绕“图像、建筑及历史文物所反映的文化交流”“考古发现所反映的文化交流”等论题展开。国内专家均进行现场讲演与集中研讨,国外专家采取视频形式分享研究成果。
据记者了解,2016年,故宫博物院启动“太和论坛”并联合相关国际组织及专家学者共同发起《太和宣言》,以促进文化遗产领域同仁的交流与合作,为后续学术交流合作、文明对话打开了新方式。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考古 文明 交流 中国 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