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资讯
让科学之光照亮学子人生
“成为‘未来’科学家——赠书暨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在南阳举办
人民政协网10月22日电(记者 王菡娟)10月18-19日,由北京奇点未来自然科学发展基金会举办的“成为‘未来’科学家——赠书暨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在河南省南阳市举办。活动中,主办方跟随2018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人马大为院士回到家乡的南阳一中与母校社旗一高,与莘莘学子们共同聆听大科学家的求学经历与科研故事。
主办方与马大为院士共同向两所学校捐赠200本《“未来”科学家》丛书,希望将科学精神传递给同学们,让科学之光照亮南阳学子的人生之路。
2018年,马大为、冯晓明、周其林因其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斩获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
2019年4月,出身河南省社旗县的马大为,拿出了未来科学大奖的300万元奖金,在母校社旗一高设立了“未来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对于从获奖人到捐赠人的角色转变,马大为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中国将来的发展,不单单是着眼于一些大城市,相对落后的地方,也应该获得相应的发展,中国才能变得更强大。希望通过“未来奖学金”的设立,为家乡做点事情,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要有远大的目标,根据自己的实际找准定位,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为期2天的系列活动当中,主办方和马大为院士先后到访南阳一中和母校社旗一高,受到了当地师生的热烈欢迎。
北京奇点未来自然科学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武红在活动中表示,马大为院士作为2018年物质科学奖获奖人,将全部奖金捐出成立“未来奖学金”,完成了从获奖人到捐赠人的角色转变,让未来科学大奖的科学精神与公益初心得以传承。希望通过系列科学公益活动,能够让同学们感受到科学精神和科学的力量,即使没有考上名校,只要坚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总会有所成就。同时也希望《“未来”科学家》丛书能够陪伴同学们成长,引导学生们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优秀人才。
活动现场,马大为院士向同学们作了题为《追求卓越,自强不息——与青年学生共勉》主题报告,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科研故事。他坦言,自己中学时擅长数学,最崇拜的科学家是华罗庚和陈景润,但高考时由于一个小失误数学发挥得不太好,被分配去了化学系。入学后长达半年时间,他一直想要转数学系,后来逐渐发现有机化学的探索性很强,这才定下心来,此后几十年一直从事化学科学研究。由此,他也悟出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一直很顺,不管处在什么境遇下,都要适应变化并不懈努力。
在马大为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学研究事业有了里程碑式的发展,我们从来都没有像现在那样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未来20年,国际科学研究的中心将(部分地)向中国转移,这也是青年学子实现远大志向,施展个人才华的好机会。他建议同学们要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锻炼逻辑思维,同时开阔眼界,为未来进入高等院校学府,选择个人学业和人生规划打好基础。
活动现场,武红秘书长和马大为院士将200本《“未来”科学家》丛书赠予南阳一中和社旗一高的学子,《“未来”科学家》凝聚了2016-2019年度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对于科学、研究与人生的思考,马大为院士希望书中科学家们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思考,能够为学生们的学业发展和人生规划带来有益启发,让更多南阳学子成为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新时代好青年。
编辑:鲁雅静
关键词:科学 未来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