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 论>微言大义
把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发展大局的深刻内涵
实现发展需要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蓝图全面擘画。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关乎人才事业的兴旺发达,更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共同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发展大局的深刻内涵,可以帮助我们树立人才自主培养的自觉和自信,更好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我们坚持以长远的设计谋划培养人才,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在时间和空间维度同频共振。党中央始终以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为重,积极把握战略主动,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以未来三个五年作为衡量人才自主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效果的时间标尺,指出到2025年,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党中央还以我国诸多高层次人才中心城市为战略支点,锐意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为我国尖端人才提供广阔的成长平台,吸引世界优秀人才进入中国,展现了中国政府的战略眼界,更体现了百年大党担当精神。
我们坚持以科学的用人导向团结人才,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最大限度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无论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党中央要求用人主体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更多用人主体在寻觅人才期间求贤若渴,发现人才之后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之时不拘一格,使用人才阶段各尽其能,让战略科学家、技术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以及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文大师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全社会形成感恩前辈、尊重人才、弘扬学术、激励后学的气氛。
我们坚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人才,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有效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就从实践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实践成才”的经典论断,无数马克思主义者在参与伟大斗争中成长成才。在一百年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来自五湖四海的英才接受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感召,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在报国之行中生动诠释。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坚持党管人才,青年人才备受老一辈大科学家和大先生爱国心、报国志的鼓舞,胸怀“国之大者”,在做学问上拿得出,更做人上立得住,成为国家科技前沿领域的担纲者和培养下一代杰出人才的主力军,为致力于成为世界人才强国的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坚持以完善的管理制度成就人才,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推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党中央多次强调要以人才为本,任人唯贤,鼓励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积极作为,培养人才中克服“五唯”倾向,搭建专业人才和高水平复合人才培养基地;引进人才中以需求为导向,实现人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多元化供给服务;使用人才中创新评价、流动和激励机制,将更多技术、经费、资源权利赋予科学专业人才,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补充到我国一系列重大战略项目队伍中,实现用人主体搭建平台尽心、人才干事创业安心、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过程顺心。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的人才强国战略离不开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在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方面创造良好环境,激发广大人才的创新意识和担当精神,新时代的人才强国战略必将成为推动中华巨轮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处)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战略 强国 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