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业界动态>医药健康
中国首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质量调查报告》项目启动
人民政协网上海11月6日(记者 杨岚 李木元)11月6日,赛诺菲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召开期间举办“多方聚力,共促血液肿瘤创新药物加速可及”专题活动,多位专家学者就中国血液肿瘤患者治疗现状、血液肿瘤治疗的变革及进展、创新药物加速可及等话题进行探讨。当日,中国首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质量调查报告》项目同步启动。
启动仪式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肿瘤高发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癌症防治负担将逐年增加。由于血液肿瘤分型分类复杂,且诊断、治疗存在很大的个体化差异,目前已成为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一大挑战。而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我国发病率约为1.6/10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侯健教授谈到,尽管患者通过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取得了疾病的暂时缓解,但仍有大量患者因疾病进展出现耐药和复发。疾病进展快、后续治疗反应率逐渐下降,患者生存预后就随之下降,临床亟待扩充新的药物与治疗方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表示,近几年,多发性骨髓瘤领域有了非常大的治疗进展,进而带动了血液系统临床医生对疾病诊疗的重视。受益于多种变革性产品的不断涌现,如CD38单抗、CAR-T等,以及检测手段的发展,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生存质量越来越好,但其仍是一种难以治愈、高度异质性的疾病。
在今年进博会期间,赛诺菲多发性骨髓瘤领域的新一代CD38单抗Sarclisa受到多方关注。据介绍,通过与骨髓瘤细胞表面高水平表达的免疫治疗靶点CD38特异性结合,诱导骨髓瘤细胞死亡,从而发挥独特的抗骨髓瘤效应,能够使免疫调节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获得更深层次的缓解,进一步提高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可能。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全程、全方位病程管理非常重要,需要长期持续治疗或更换创新疗法来预防并控制疾病的复发及进展。”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德沛谈到,“多一些创新药物,患者也多一份治愈的希望。期待赛诺菲CD38单抗治疗药物Sarclisa能尽快上市,服务中国患者,让患者有更多的治疗选择。”
目前,赛可益(Sarclisa)已被纳入“北京普惠健康保”及海南博鳌“乐城全球特药险”,符合治疗条件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用走出国门,赴海南即可使用上与国际同步上市的全球创新药品并可获得相应赔付。
当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邱录贵教授牵头的中国首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质量调查报告》项目正式启动,将从疾病认知、诊断、治疗等多方面深入了解患者真实治疗现状及需求,以促进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综合诊疗管理和疾病教育,推动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方案的不断完善。
患者组织骨髓瘤之家创始人顾洪飞表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数是老年人,调研项目将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真实治疗状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促进疾病防治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赛诺菲健赞中国区总经理谢丽娟则表示,未来,赛诺菲将以Sarclisa为新起点,致力于攻克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和消化道肿瘤等领域,以创新填补未被满足的迫切需求,以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
编辑:杨岚
关键词:患者 治疗 骨髓瘤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