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第二时间
全国政协委员宋建朝:“抢购潮”要不得!国家有粮,公众莫慌!
人民政协网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 宋宝刚 李敏杰 汪凯)超市几百个推车不够用、等待结账的市民排起长龙、有市民一次性购买600斤大米……近日,“囤粮”成了热词。
因商务部印发的《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的一句“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被少数人“揣摩”出了多重意味,开始哄抢蔬菜、囤米囤油。
面对“过度囤粮”风潮,商务部也很快解释,《通知》中说“储备生活必需品,以防突发情况”,其实没别的意思,就是督促各地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提前采购耐储蔬菜。农业农村部也及时回应称,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供给完全有保障。
图说:11月4日, 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冬明春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情况。会上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供给完全有保障。
“‘抢购潮’要不得!”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宋建朝在接受人民政协网记者采访时呼吁,公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冷静思考、理性判断,不盲目、不盲从。
“早期有少量群众来抢购米和面粉等食物,但随着官方的紧急辟谣,这个热度很快就下去了。”宋建朝表示,其实大家不必过度紧张,也无需盲目囤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公众要提高自身处理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坚持理性消费,按需购买。
“大家要相信党和政府,经历过这么多事情,不管是重大灾害,还是重大事件,我们的政府都能处理好,尤其是在物资供应问题上。我们的粮食储备、农产品储备是丰富的,完全可以保证大家的生活需要。”宋建朝说。
图说:北京某菜市场蔬菜供应充足。
“当前是信息社会,媒体的社会责任尤为重要。在新闻报道中,要积极向上,弘扬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过度报道,要避免搞‘爆炸性’标题,炒得大家人心惶惶。”对于此次“抢购潮”,宋建朝进一步补充说,新闻媒体在报道上也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对外发布信息,正确引导公众认知和社会行为。
宋建朝特别提醒,要警惕一些消极势力或恶势力,利用社会上一些不正确的做法或突发事件,进行恶意炒作,破坏社会稳定、扰乱市场秩序,以此达到给政府增加麻烦、影响社会健康发展的目的。我们的社会整体是稳定的,但是防范这种恶势力的戒心不能没有。“正确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好个人、社会和组织的关系,加上公众素质的提高,‘抢购风潮’这样的事情是能够避免的。”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宋建 建朝 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