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党合作>民革
跨越千里的滇沪山海情
——民革上海嘉定区委会社会服务工作小记
(记者 李筱 特约通讯员 陈静 吉朋晓)
“叔叔阿姨们,有了你们的帮助,让我们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更有信心。今后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珍惜生活。”国庆节后不久,云南楚雄武定县高桥镇永兆小学的孩子们又一次迎来从上海嘉定赶来的民革叔叔阿姨。听到四年级王同学的话,民革嘉定区委会副主委陶庆等一行人不由得鼓起了掌。
这已经是民革嘉定区委会第8次组队来看望楚雄深山的孩子了。从上海到云南,跨越2500公里,民革何以和当地的孩子结出浓浓的山海情谊?故事要从嘉定与楚雄的缘分说起。早在1983年,嘉定和楚雄就建立了经济技术协作和对口支援关系。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两地更是成为并肩战贫的战友。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嘉定和楚雄两地的民革组织也在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民革嘉定区委会主委蔡宁通过民革楚雄州委会了解到当地贫困学生的情况。随即,他发动党员与10名楚雄贫困学生结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走向社会。从此,一头连着楚雄深山的孩子,一头连着上海的民革党员,跨越千里的滇沪山海情再也没有断过。
8年来,在民革楚雄州委会、楚雄州投资促进局等单位的牵线搭桥下,民革嘉定区委会坚持结对帮扶,呵护着孩子们走过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岁月。10月11日至15日,陶庆带队再次到楚雄,正是最新一次结对帮扶与捐资助学活动。
“民革党员和学生结对后,会根据学生所处的教育阶段给予不同的资金援助,中小学每年2000元、高中3000元、大学5000元,让孩子们从小学到大学所有教育阶段都没有后顾之忧。”民革嘉定区委会副主委陆琴介绍,除了经济上的资助,上海民革党员还常常通过电话、微信与孩子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学习和生活。
“我每次都跟她说,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走出大山,去上大学,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陆琴本人也资助了一位楚雄小姑娘,谈到这个千里之外的牵挂,她总是既有心疼,又寄予满满的希望。
随着帮扶对象的扩大,捐资助学的参与者也从民革党员扩大到民革嘉定区委会联系的其他爱心人士、公益组织和爱心企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嘉定区红十字会和嘉定区经济小区协会组织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陆续走进楚雄州贫困山区开展教育扶贫,帮助学校改善教学条件和师生生活条件,爱心助学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8年来,民革嘉定区委会共结对帮扶中小学生、大学生401人次,累计捐助金额超过130万元。如今,脱贫攻坚战虽然已经取得完全胜利,但“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亲”的承诺仍然在嘉定和楚雄之间延续。民革嘉定区委会也希望,来自上海的爱心翻山越岭,能让越来越多的楚雄州困难学生圆求学梦。
牵手楚雄学子,只是民革嘉定区委会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以“博爱·牵手”为名,民革嘉定区委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众多社会服务活动,向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和有需要的人士伸出博爱之手。
“社会和法制是民革的界别优势,也是我们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领域之一。”民革嘉定区委会副主委孙小芳告诉记者,民革嘉定区委会与中共嘉定区南翔镇党委开展共建,双方达成协议,以民革律师所在的五个律师事务所组成法律顾问团,并开通法律热线服务南翔镇居民。
在民革党员律师的另一个结对点——嘉定区菊园新区街道嘉和社区,区委会结合居民关注的主要问题搭建了法律工作服务站,以此为平台开展每月一次的现场法律咨询服务和三月一次的法律讲座服务,使法律服务作为一项民革特色社会服务惠及广大群众。
“社区居民们咨询的问题主要围绕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矛盾,比如财产分割、老人赡养、动拆迁问题等等。”孙小芳透露,通过法律工作服务站、法律服务咨询点、免费法律电话咨询、法律讲座等媒介开展义务法律援助,民革也进一步树立了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
谈及下一步社会服务工作,陶庆表示,民革嘉定区委会将持续开展帮扶云南困难学生活动,同时结合自身优势,继续开展“博爱·牵手”系列活动,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法律和医疗等服务,为谱写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新篇章贡献力量。
编辑: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