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资讯
《“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发布
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4万亿元
人民政协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 王硕)工信部11月30日发布《“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4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此次《规划》是我国软件产业第五个五年规划,连续多年制定规划,充分体现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重要性。
《规划》提出,到2025年,工业APP突破100万个,长板优势持续巩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百亿级企业过百家,千亿级企业超过15家,建设2—3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高水平建成20家中国软件名园。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表示,为推动这些目标实现,《规划》围绕软件产业链、产业基础、创新能力、需求牵引、产业生态提出了五个方面主要任务,部署了21项子任务和8个专项行动。特别是重点从“名城、名园、名企、名品、名人”五个方面发力,全面推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名城方面:据介绍,前期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已取得很好的产业集聚成效,截至2020年底,13个“中国软件名城”实现软件业务收入6.3万亿元,占全国业务总收入的77.5%,集聚效应非常明显。“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进一步提升名城建设质量,重点在于发挥名城的应用牵引作用,进一步开放软件应用场景,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名园方面:全国268家软件园区贡献了75%以上的软件业务收入。“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重点推进中国软件名园创建工作,引导建立自上而下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鼓励软件园区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放大政策实施效果、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同时,引导产用、产教、产融合作,在关键软件领域做强主体、培育生态,加快实现软件园区的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
在名企方面: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软件企业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2020年,百强企业收入占全行业比重超过25%,收入超千亿的企业达10家,2家企业跻身全球企业市值前十强。下一步,将加大对软件企业培育服务力度,积极做强做大骨干企业,支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和专业化、体系化整合;构建协同发展企业梯队。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提供开发环境和科研基础设施,共同推进产业生态培育、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推动中小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在名品方面:“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夯实开发环境、工具等产业链上游基础软件实力,提升工业软件、应用软件、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等产业链中游的软件水平,增加产业链下游信息技术服务产品供给。
在名人方面:目前,我国软件人才整体来看仍然是供不应求,特别是对专业化、高端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进一步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加强关键产业亟需人才的培养、引进。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规模效益快速增长,业务收入从2015年的4.28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16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3.8%,占信息产业比重从2015年的28%增长到2020年的40%。骨干企业实力提升,收入超千亿的企业达10家,2家企业跻身全球企业市值前十强。软件加快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软件信息服务消费在信息消费中占比超过50%,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软件创新应用有力支撑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编辑:鲁雅静
关键词:软件 企业 信息技术 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