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 通过错位发展实现互补共赢
近日在广州举办的以“全球挑战下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变革、合作”为主题的国际金融论坛(IFF)第 18届全球年会上,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大湾区 圆桌会议中,与会嘉宾就全球新形势对粤港澳大湾区 的影响、挑战与机遇,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 纽,南沙自贸区的机遇、竞争与挑战展开沟通交流,IFF 副理事长、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原司长梁锦松,IFF 副理事长、澳门前财政司司长梁维特等参加论坛。
IFF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原世界银行副行长、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祝宪从制度层面、金融角度、顶层设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制度层面,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必须要走一条国际化的道路,三地免不了要经历一个共同学习和探讨的过程,应该考虑在大湾区范围内进行主动性改革,特别是要让制度性开放能够先行一步。在金融层面,大湾区想要成为国际金融枢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应该迈出更大的步伐。此外,大湾区涉及两个独立的关税区,祝宪认为,既要有一个统筹的顶层设计,兼顾到各个地区、各个地方的实际利益,同时还要发挥各个城市的比较优势,避免过度竞争。他还提到发展通勤交通,改变过去生活和工作模式,降低生活成本,以解决大湾区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问题。
IFF 副理事长、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原司长梁锦松从挑战与机遇入手,直言粤港澳大湾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从全球新形势来看,科技的进步、新的全球化格局以及货币的增发都会给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带去挑战。不过危与机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机。梁锦松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也应该看到其中蕴藏着不小的机遇。比如香港的市场长期都获得国际投资者的认同,怎么样用好香港的股票市场和其他的基金市场,怎么样用好国内、国际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再比如发展生命科技,香港拥有 4 所全球一百大以内的大学,拥有一批世界级优秀的学者和研究员,还拥有 16 个国家的院士,而深圳和广州在科技领域发展很快,特别是在AI、机器人领域,双方可以形成聚合效应。另比如在推广数字人民币方面,要多思考怎样推动两地互动,
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保证国家的金融安全,“在这方面,我觉得可以掌握的空间很多”。IFF 副理事长,、澳门前财政司司长梁维特表示,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尤其明显。大湾区作为创新的试点,特别是探
索如何将中国效率、中国速度的优势与国际标准、国际规则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能为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整体发展以及世界共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梁维特认为,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开局起步,横琴深合区将为中国金融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个试验田的作用。深合区之于中国而言,是风险可控、试错成本较低的区域,如果一些新的发展模式在这里被证明具有可行性,就能迅速扩大至整个大湾区,并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他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不断建设,必将助力大湾区成为产业创新的高地。这需要大湾区各地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定位,发挥自身所长,服务区域所需,通过错位发展,实现互补共赢。“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展望未来,我相信大湾区将能充分发挥创新引领的作用,助力我国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梁维特说。
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指出,当前中国正面临国内、国际双重挑战。国际上,中美的长期竞争已成共识,短期内难以改变。而世界其他国家也正在试图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在国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必须通过提升全要素的劳动生产率来延缓增长下滑的趋势。
如何应对上述挑战,丁爽认为有三方面特别值得关注。首先是创新,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其次是减碳,“双碳目标”的提出就意味着中国的产业结构要经历非常重大的调整;第三是共同富裕,其最终目的是扩大中产阶层,减少收入和财富方面的差距。在这些趋势当中,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做到顺势而为,比如在中国+1 的供应链中,大湾区能够成为非常关键的一环。此外,大湾区还可以力争成为全国和区域性的
科创中心,并且在绿色金融方面大有可为。
常住人口总量 7000 万人,人均 GDP 近 2 万美元,基于上述优势,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刘利刚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潜力巨大。不过,他也坦言大湾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仍有命题待破解,比如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着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并存的局面,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如何克服人口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物流的自由流动、资本的自由流动,以及信息的自由流动,这需要制度创新,如果可以将融合
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大湾区的劳动生产力。
IFF 学术委员、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齐晔认为,绿色金融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枢纽建设当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和亟需努力的方向。他说,“无论我们今天讨论的是绿色金融体系的建立,还是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政治社会的稳定,好在我们现在有很多试点和先行示范区,他们都是经济上最为活跃、技术上最为先进、社会治理方面也最具经验的地区,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在这些方面应该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引领作用。”
国际金融论坛(IFF)是总部设在中国北京的非营利、非官方独立国际组织,2003 年10 月由中国、美国、欧盟、联合国等20 多个国家、地区及相关国际组织的领袖共同发起成立, 是全球金融领域高级别常设对话、交流和研究机构,被誉为全球金融领域的“F20(Finance 20)”。
国际金融论坛(IFF)创立至今,已举办了17 届全球年会。本届全球年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际金融论坛(IFF)和广州市政府共同主办,由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广州市南沙区政府、国际金融论坛(广州)有限公司承办。本次年会还得到了易方达基金、厦门银行、广州农商银行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湾区 大湾 粤港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