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首设澳门分会场 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表示祝贺
12月11日,2021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青年分论坛在深圳主会场和澳门分会场同时召开,这是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创办6年来,首开多地在线互联的创新探索。
深圳会场为本届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青年分论坛开幕
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发来贺信,称赞澳门分论坛的设立是内地及港澳台宗教界青年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搭建交流对话平台,推动宗教文化领域的创新合作,为提升南海地区的宗教文明发展、薪火相传贡献力量。会议前夕,何厚铧亲切会见了出席澳门分会场的嘉宾一行。
来自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的青年代表,以及港澳台青年代表等嘉宾在青年分论坛的深圳、澳门双会场,通过多地在线互联方式碰撞思想、激荡智慧,围绕论坛主题“星辰大海 逐梦前行”展开交流,共同探讨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一带一路”文明互学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进程中,增强港澳台地区宗教界青年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独特的贡献。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高叶主持会议。
本届青年分论坛在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佛教协会、广东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广东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深圳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指导下,由深圳市佛教协会、深圳弘法寺主办,本焕学院、南海佛学院协办,澳门普善佛教慈善会承办。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青年小组组长印顺在致辞中表示,2016年我们在深圳发起南海佛教圆桌会以来,为推动亚洲文明互学互鉴、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圆桌会增设青年分论坛,为事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大动能。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澳门回归祖国22周年之际,我们将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第三届青年分论坛带到了澳门,就像走走亲戚、串串门儿,亲情满满,法喜满满。
印顺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如火如荼,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经济湾区,更是一个文化湾区,同时澳门还有着莲花福地的美称,与佛教有着妙胜的因缘。希望借此良缘,加强中国大陆、台湾和港澳宗教界青年互相交流、互诉心曲、互荣共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发挥更大的作用。
印顺表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庄严净土佛国,关键看青年佛子。他提出了五点希望,与宗教界青年共励——迈向星辰大海,必须厚植家国情怀;必须树立远大理想;必须战胜风险挑战;必须勇于精进自强;必须坚持行愿大千。
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心慧法师在致辞中表示,澳门回归祖国22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澳门稳定繁荣,开放之莲,璀璨夺目。澳门佛教与祖国内地佛教法乳一脉、同根同源。澳门佛教总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佛教的博爱圆融精神,主动为社会各阶层市民服务,得到了广大信众的护爱。期望新时代的澳门宗教界青年不断增强中华民族自信、中华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增强对伟大祖国的归属感,共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共同赋予中华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海滨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硬联通、软联通十分重要,而心联通也同样重要,特别是粤港澳各界青年之间互相的了解、理解与支持,心手相连,更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发挥特殊作用。期待各界嘉宾朋友,借此青年论坛这一平台,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姜建军在致辞中表示,南海佛教圆桌会青年论坛,自2019年首次设立以来,以推进宗教中国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明多元互鉴为己任,乘势而起,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粤港澳宗教界青年相互交流、增进友谊、共促发展的平台。
深圳市统战部副部长、深圳市民宗局副局长刘俊琳在致辞中表示,今年的第三届青年论坛,在过往基础上,拓宽视野,放眼“一带一路”倡议行稳致远,以及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力求以青年一代的思维视角,聚合粤港澳青年的力量,为进一步增强文明互学互鉴、扩大合作交往贡献智慧,让迷茫的世界看到新的光亮。
论坛对话环节,五大宗教青年代表、港澳台青年代表和嘉宾碰撞思想、激荡智慧、高见频频。
相关新闻:
部分代表精彩发言摘录如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云南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昆明迤西公清真寺教长代俊峰:
从伊斯兰文明进入中华大地的伊始就拉开了文化交流的序幕,有交流就是代表不同的文化开始从“不同”走向“同”的一个过程。宗教界在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方面,应做到以文明交流为纽带,搭建文化包容的平台;以文化交流为契机,促进与不同文明之间友谊对话;提升自身文化发展,和谐共处美好未来。
上海市天主教神父、上海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主任吴建林:
全世界为新型冠状病毒所肆虐带来痛苦和死亡,也目睹许许多多爱心人士伸手施惠,表现出我们是一个全球性的团体,再次发现大家彼此互相需要,而且无法逃避这种关系——彼此为弟兄姊妹的关系,我们也必须重获“人类彼此需要”“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信念。今天我们聚在这里,作为不同宗教的信众,一同传达和平信息。宗教界人士要为世界和平祈祷,以实际行动使弟兄友爱开辟新的希望之路。
澳门佛教青年总会会长妙智法师:
感恩本届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议会务组的慈悲安排,特意为我们设立了澳门分论坛的会场。澳门人一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有深厚而朴实的爱国主义传统。回归二十二年来,澳门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新时代的澳门佛教青年应加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
澳门道教青年协会理事长吴炯章:
澳门共有大大小小庙宇40多所,其中道教庙宇共有39所,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很多庙宇已开办义学为贫困人士提供免费教育。澳门回归后,澳门道教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祖国的公益事业。大爱无空间羁绊,不受无时间限制,是人类精神、价值、愿景的最高追求。
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黄梅四祖寺方丈明基法师:
南海佛教圆桌会已经为青年一代搭建起很好的平台,中国大陆、台湾和港澳宗教界青年要有志于为泛南海地区佛教交流发展贡献智慧。广大青年要切实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澳门青年代表、水平线设计品牌创始人琚宾:
深圳的双区建设、大湾区建设热火朝天,越来越多的港澳年轻一代,把工作、创业、包括生活都安在了深圳和大湾区,我们彼此的交流合作更加密切。澳门有中西文化荟萃交融的独特优势,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虽然彼此还存在差异,但未来会有更多的融合,相互影响、互利共赢。
香港青年代表、香港珠海学院佛学研究中心总监特别助理陈浩:
非常感谢印顺大和尚在推动培养年轻佛教青年方面的远见卓识与不懈努力,使得中国大陆、台湾和港澳宗教界青年代表能够有机会以自己独有的思维和视角,为提升南海地区的宗教文明发展献智献策。希望通过圆桌会的平台,与大家携手合作,共同关注青年的发展,培育有宗教情怀的青年。
台湾青年代表、广东驰浩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艺龄:
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青年分论坛自2019年首次设立以来,今年已进入到第三个年头,为中国大陆、台湾和港澳宗教界青年之间的相互交流、凝聚共识、共谋发展贡献助力,对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心灵契合具有积极意义。
(文/南海佛教)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青年 佛教 澳门 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