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时政 动态 原创 国际 热点

首页>要 闻 >国际

坚持对话 聚焦合作——中欧圆桌会议第十八次会议综述

2021年12月16日 19:57  |  作者:刘彤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2月16日电(记者 刘彤)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盟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中欧关系的新篇章。

时光荏苒。如今,中欧已建交46年,中国和欧盟已经成为世界两大稳定力量和两大主要经济体——中国和欧盟的经济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中欧经贸关系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经贸关系之一。今年2月,欧盟统计局发布的外贸数据显示,2020年欧盟27国与中国货物贸易在疫情中逆势双向增长,中国首次取代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不言自明——中欧关系举足轻重。

12月14日,中欧圆桌会议第十八次会议以视频连线方式举办,主题为“疫后经济复苏和中欧合作前景”。

这是新一届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以下简称“中国经社理事会”)和新一届欧盟经济社会委员会(以下简称“欧盟经社委员会”)成立后召开的首次圆桌会议。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全球化影响是世人必须正视的现实风险,加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蔓延,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在此背景下召开的中欧圆桌会议,以期为中欧双方增进理解、团结合作、共克时艰注入新动力。

尊重彼此发展道路

去年6月,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欧要做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两大力量,做推动全球发展繁荣的两大市场,做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两大文明。

这既是对中欧关系本质特征的概括,也为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次会议,中欧双方有一个共识,即中欧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制度发展模式不同,但并不妨碍双方互利合作,并不必然成为竞争对手。

中欧圆桌会议这一交流机制自2007年建立以来,之所以历经曲折而不断走向成熟,关键就在于中欧双方始终坚持平等对话、友好协商,不断增进了解、扩大共识。作为中欧关系的组成部分,中国经社理事会和欧盟经社委员会的交流合作多次写入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席张庆黎在致辞中指出,中欧在促进世界繁荣稳定、维护多边主义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应对全球性挑战等方面肩负着共同责任。

对此,欧盟经社委员会主席克丽斯塔·施雯高度认可。她注意到,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复苏,希望欧中密切沟通,积极分享抗疫经验,并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创新合作方式,增进民间组织交往。

实际上,中欧40多年的交往合作已经证明,中国和欧盟在深化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方面有广泛共同利益,加强对话合作有利于双方、有利于世界。本次会议,中欧双方参会代表表示,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文明和社会制度的多样性,以真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以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分歧和问题。

聚焦共同发展繁荣

今年3月1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

这意味着,第一批100个中国地理标志在欧盟市场受到法律保护,在欧洲可以品尝中国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产品,在中国也可以放心品尝欧洲特产食品。该协定生效后,给中欧双方企业、民众和相关产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在致辞中指出,上个月,中欧发布《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报告》,共同助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双方还在气候变化、世贸组织改革、伊朗核问题等国际和地区事务上密切沟通合作。

后疫情时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探索了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自2013年以来,中国和14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沿线国家贸易累计额达到了10.4万亿美元,直接投资超过了1300亿美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经社理事会理事季志业在题为“挖掘经贸潜力 中欧合作共赢”的主题报告发言中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可以和欧盟今年12月1日公布的“全球门户计划”相对接,让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中欧合作的新亮点。

会上,双方代表还就加强和拓展中欧在经贸投资、金融、科技、数字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深入探讨交流,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

从中不难感受到,维护好、发展好中欧关系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明确捍卫多边主义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各国人民更加深刻认识到,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任何一国、任何一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经社理事会副主席郭军在会上表示,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正确的解决方案。“中欧作为多边主义的坚定维护者、支持者和实践者,应在联合国、世贸组织、二十国集团等框架内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气候变化、对非三方合作、可持续发展等协调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郭军说。

“中欧之间还有潜力没有释放出来。”中国经社理事会理事崔洪建认为:“我们要真正找到中欧合作的最大的价值部分——持续的经济合作、密切的人员沟通。”

多年来,中国经社理事会和欧盟经社委员会无论在双边层面、还是在经社理事会和类似组织国际协会事务中都保持着良好沟通协作,在支持多边主义、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方面拥有广泛共识。

然而,受美国等别有用心的国家混淆视听,本次会上,有欧方代表以“新疆棉花事件”质疑中国人权的情况,中方代表进行了客观有力的回应。无论是曾在新疆工作六年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经社理事会主席张庆黎,还是今年11月刚刚率领全国政协海外列席侨胞考察团赴新疆实地考察的郭军,以及与会的中国经社理事会理事,都以亲历事实给予了批驳和澄清。新疆人权发展进步的成就有目共睹。没去过新疆,就没有发言权。强加给中国“莫须有”的罪名,中国人民不会答应。

中国主张“和而不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这充分说明双方在治理全球化方面理念一致。中方表示,希望双方都能成为助推友好合作的真朋友,共同维护好中欧圆桌会议这一重要对话合作,愿一道努力,以开放心态看待彼此,平等对话友好协商,继续为促进欧亚大陆加快振兴发展、增进中欧民众间理解信任作出积极贡献。

此时此刻,中欧双方代表所在的北京和布鲁塞尔都正值冬季,但相聚“云端”的对话让双方感受到了诚意和友谊。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欧文明交流可追溯两千年。展望未来,双方定会有智慧和能力变差异为资源,变分歧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让中欧关系这艘巨轮行稳致远。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中欧 中国 合作 欧盟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