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侨界动态 海外直通 侨领风采 社团掠影 民间交流

首页>侨声>资讯

一名侨商的情怀担当

2021年12月29日 08:59  |  作者:刘正 刘相琳  |  来源:中国侨网
分享到: 

中国侨网重庆12月28日电 题:一名侨商的情怀担当

作者 刘正 刘相琳

他有多个身份。作为企业家,他带领企业团队攻克科研难关,致力于走创新绿色发展之路;作为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政府参事,他奔走在基层调研路上,多篇调研报告推动社会进步;作为重庆市侨联兼职副主席的他,聚焦民生事实,积极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为贫困群众和留守儿童慷慨解囊,送去“光明”。他就是重庆市侨联兼职副主席、重庆绿色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明鉴。

邓明鉴是一名肯尼亚归侨。1986年,23岁的邓明鉴想出去闯一闯,于是辗转非洲多个国家经商、生活整整5年。1991年,思乡心切的邓明鉴积累了资金和经验,选择回到重庆,1996年正式开始创业。

邓明鉴是幸运的。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他凭借精通无线电、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创办了重庆绿色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深耕LED照明等领域,公司迅速发展壮大。现已发展成为注册资金1亿元,拥有国家发明等各类自主知识产权专利30余项,具有一支互联网软硬件、多色温智能照明科研团队200余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入夜,在重庆嘉陵江畔的道路上,邓明鉴指着一排明亮的路灯说:“这是我发明的物联网五基色多色温全光谱LED智慧路灯技术。”这种路灯采用五基色LED光源照明。放眼望去,灯光清晰度更高、舒适性更好,照在彩色物体上,提升了色彩鲜艳度,这一条路现已成为拍摄重庆夜景的网红地。

在邓明鉴心中,参政议政、服务人民是高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事业。从1997年起,邓明鉴先后担任重庆市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20多年来提交了500多份报告或建议。

2005年的一天,邓明鉴听说重庆一条道路刚通车8个月,就已发生多起车祸。他坐不住了,亲自驾车调查发现,这条路既没有限速标识,也没有减速带,来往车速过快。“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邓明鉴写了一份紧急建议,呼吁给这条道路采取限速措施。报告提交后,引起有关部门重视,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邓明鉴也反映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其中,长江母亲河是他的关注重点之一。2014年,他实地调查发现,长江三峡库区渔业资源丰富,但存在滥捕乱捞现象。他撰写报告提请相关部门制定三峡库区及其支流天然渔场发展生态渔业管理的办法。

不少国家政策的制定、社情民意的反映,都有他参与的身影。早在2007年,邓明鉴就提出关于推进网上行政审批、破解民众办事难题的建议;2014年,针对长江三峡库区多头管理问题,邓明鉴提交了关于长江三峡水库管理的建议;2019年,邓明鉴发现重庆江北区儿童公园视频监控镜头年久失修,难以起到安全防范作用。于是他提出建议将重庆视频监控镜头向公园延伸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作为一名侨商,邓明鉴始终不忘扶贫济困、造福桑梓的优良传统,通过多种方式回馈社会、助力脱贫。

2019年,为助力精准扶贫,邓明鉴向重庆云阳县捐赠城市照明灯饰管理共享平台回路智能终端控制器260台,折合208万元。

2020年,为服务农村教育,邓明鉴向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的重庆奉节县平安乡平安小学,捐赠太阳能智能灯杆4套、多色温多亮度无频闪LED学习型护眼台灯612盏,合计36.2万元。

2021年,邓明鉴分别向重庆石柱县中益乡官田小学校、中益乡小学校,丰都县三建乡中心学校、栗子乡中心小学校,酉阳县泔溪镇泡木小学校、花田乡中心小学校、实验中学、第一中学校等共计8所学校,捐赠多色温无频闪LED学习型护眼台灯3150盏,折合162.9万元。

近三年来,邓明鉴向贫困地区和学校捐赠科技产品,累计折合约410万元。

最近,邓明鉴依然在忙碌。作为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政府参事,他正在明察暗访“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落实情况,这将进一步加强人民法庭与派出所、司法所之间的协作配合,有助于整合力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完)

编辑:李京

关键词:明鉴 重庆 ,邓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