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正商量 提案摘编 议政瞬间

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既是“啄木鸟” 更是“智囊团”

——山东东营市政协督查调研工作小记

2022年01月10日 11:13  |  作者:张文敬 任伟 王国顺 扈建青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东营1月8日电 (本报记者 张文敬 通讯员 任伟 王国顺 扈建青)

去年1-11月份,山东省东营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改善幅度居全省第1位。累计修复湿地28.2万亩,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治理互花米草3.8万亩。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8.4%,居全省第3位。

一串串靓丽的数字,是东营市上下齐心奋斗的硕果,也饱含着东营市政协的责任与担当。

自2020年起,东营市委主动给政协出题目、压担子,确定由市政协对“1+5+1”(即环境打造一项“重点工作”,创新型城市建设、海洋强市建设、优势产业+人工智能、旅游富民、生态环境保护和“四减四增”五个“三年行动计划”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展督查调研,助推党政决策部署落实落细。

“这是对政协组织的充分信任,也是对政协工作作风的检验。”市政协主席陈泽浦在督查调研动员会议上要求,“要准确把握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定位,坚持从协商式监督的要求和原则出发,既要当好‘啄木鸟’,找准重点工作攻坚中的短板弱项,发挥政协民主监督的优势;更要当好‘智囊团’,善于总结典型经验,提出更多更好的‘政协方案’,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谁来督查调研?督查调研哪些内容?怎么开展督查调研?市政协多次召开座谈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中,督查调研的框架、内容、途径渐渐清晰。

对应一项“重点工作”、五个“三年行动计划”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市政协成立了由副主席牵头,专门委员会、政协委员、智库专家和机关干部参加的7个督查调研组,同时委派到工作一线,全程跟踪监督。

督查调研方式方法也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市政协提出了“三个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各督查调研组平时分散开展日常监督,每季度末开展1次集中调研,最后形成系列监督报告上报。

督查调研任务点多面广线长,为全面、准确、广泛掌握情况,找准存在的困难问题,“环境打造”重点工作督查调研组就相关问题精心设计调查问卷,选择200个样本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充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找准了督查调研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厂区周边晚上有没有刺鼻的气味或者臭味异味?”在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废气治理综合提升项目现场,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督查调研组的工作人员询问厂区附近的居民群众。先暗访、后明察,目的就是要掌握真实情况。

各督查调研组不仅与部门单位、工作专班面对面座谈交流,实地察看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点对点”的精准督查调研,更提倡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随机抽查、暗访,从身边发现线索,为更全面地反映问题打下了基础。

经过连续两年的努力,市政协开展集中督查调研8轮52次,报送督查调研报告52篇,提出意见建议420余条。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分解落实到各工作专班认真研究吸纳,其中加大“优势产业+人工智能”奖补力度等一批建议,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

为提高民主监督成效,市政协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职全过程,探索融合履职新模式。

紧紧把“月度协商”与督查调研相结合,2020年从重点督查调研内容中抽取了重点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等5项子题,2021年抽取了实施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4项子题作为协商议题。

紧紧把提案督办与督查调研相结合,将25件重点提案与“1+5+1”重点督查调研统筹联动、相互促进、全面落实,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提案“二次督办”工作。

定期听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通报,已成为市政协民主监督的“规定动作”。每半年邀请党政领导在市政协常委会会议上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帮助委员知政策、懂市情、识大局、明思路。

市政协还创新开展了4次委员知情明政活动,组织委员分别到交通、住建、水务等部门调研视察,帮助委员解读政策措施、全面掌握工作进展。相关部门与委员互动交流的过程成为阐释政策、释疑增信的过程,成为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过程。

在重点工作攻坚一线,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和创新中,市政协一步一个脚印,干出了政协工作的新样子。 

编辑:李京

关键词:调研 督查 市政协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