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2地方政协全会扫描>新闻动态
2年前,零确诊、零输入、零输出;2年后,零复产
民建上海市委会向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交“破冰”提案人民政协网上海1月10日电(记者 顾意亮)“我们建议的试行同港进出模式,不仅是为上海邮轮港‘破冰’,更是希望能推动中国邮轮产业的复苏。”1月10日上午,记者从民建上海市委会获悉,一件名为《关于试行同港进出模式,推动邮轮产业复苏的建议》的党派提案,已提交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
用民建上海市委会相关领导的话来说:“该份提案具有浓浓的‘田野味’,我们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当下,基层迫切希望能得到顶层设计。”
迫切到什么程度?
2020年1月,亚洲邮轮第一母港的上海邮轮港主动按下暂停键,做到零确诊、零输入、零输出,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抗疫答卷。
2022年1月,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各行业的复工复产也基本恢复之际,上海邮轮港却是绝无仅有的零复产。
何为同港进出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游客持护照登船离船;邮轮从上海出发,驶离中国领海,航线不含停靠港(或有技术性停靠),游客也不下船观光,都在邮轮上活动;邮轮根据日程再回到上海。民建上海市委会在提案中将之定义为——面向中外资邮轮的海上游“上海模式”。
“以‘上海模式’启动复航有可能是邮轮航线设计在‘双循环’新格局下的最优解。”民建上海市委会相关领导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本质上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一港运送至另一港”的条款之外另辟蹊径,开发出“同港进出海上游”。邮轮除了是交通工具和住宿地,其本身的娱乐设施和服务也是邮轮旅行的重要内容,邮轮的综合性旅游内涵将成为疫情下复苏产业的关键点。
民建上海市委会建议,在《2022上海港邮轮防疫指引》中讲清邮轮“海上游”的内涵和外延,讲清其作为疫情后复航临时措施的性质和意义,操作上既可以采用虚拟港口技术停靠,也可以采用现实港口技术停靠。
这件被业内外广泛关注的提案是否能“破冰”成功?“上海模式”复航能否上海港重回亚洲邮轮第一港?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