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要闻

全国政协委员王建业:客观分析“创新药进得了医保,却难进医院”原因

2022年02月13日 17:03  |  作者:付振强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2月12日电(记者 付振强)“不少患者给我们提出来,仿制药不如原研药的效果好,可现在的问题是,医院有时候开不出原研药,病人只能到药店去买。” 2月12日,在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主办的“完善医药创新生态 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医院原院长王建业在谈到医院药品供应问题时表示,现在纳入医保的药品价格降到这么低的水平,应该重新考虑到底是不是合理。

微信图片_20220213170209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医院原院长王建业在座谈会上发言。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 齐波 摄


王建业委员表示,以北京为例,很多医院原来开出的药不少都是原研药,但国产仿制药大量在医院铺开以后,有些原研药就被“筛选出去”,这就导致当患者使用仿制药达不到治疗效果时,又要自费到药店买药,这个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上市容易,进医院难!创新药为何进得了医保,却难进医院?“医院也有自己的难处,不能简单说医院不愿意进,而是因为无利。”王建业委员表示,现在药品是零加成,对所有药品的费用占比有严格的限制,创新药多数还是偏贵的药,当创新药的占比加大,医院整个药费的额度就会受限,因此在政策上理应去考虑这个问题。”

如何促进国产医药创新?王建业委员表示,总体上讲,现在我国的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该说环境还是相当不错的,比如科技部“十四五”期间整个科研的大盘子,对于鼓励生命健康领域创新力度是非常大的,现在环境有了、政策有了,主要是创新的驱动力不够,导致我国医药创新的竞争力比较弱。今后重点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仿制药卖得太便宜,当大批生产时,由于价格压得太低,可能会出现有效成分不够问题。比如有的药品一两毛钱一片,甚至出现了一分一片的药,患者自己都会掂量一下,这可能吗?” 王建业委员建议,应该加强对创新药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企业做新药研发的动力。“同时,加强仿制药后续监管和监测,防止仿制药准入时很严格、有效成分含量和工艺达标,但真正上市成批生产以后出现的次生问题。”(完)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医院 建业 创新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