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微空间焕新颜 欢乐之家过大年
——中外记者体验老旧小区的华丽变身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13日电(记者 齐 波)旧车棚变多功能活动室,新添的儿童乐园趣味课堂正在讲课,“合味厅”老年餐厅又推出了营养美味的实惠套餐……这是北京市大栅栏街道大安澜营社区厂甸11号院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是中外记者的一日“西城体验”。2月13日,“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特色采访活动走进西城区,近距离感受老旧小区的“华丽变身”。来自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20家媒体,35名记者在厂甸11号院党群共建欢乐之家,深入体验居民家门口的便民服务,与居民一同参加彩拓、拓福字等非遗体验活动,切身感受老旧小区如何利用微空间补足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向世界展现北京市基层治理新智慧、新路径和新成效。
2019年11月,北京市开展“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优秀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厂甸11号院公共空间入选。2021年6月21日,厂甸11号院的便民服务正式“上线”。打造的“九合”空间,新增室内活动面积313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2000余平方米,为社区居民打造了党群欢乐之家。
临近元宵佳节,党群欢乐之家里开展了各式各样的趣味活动。在主打党建品牌展示、党史学习、群众活动的“合家欢”里,记者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传统的毛笔福字、拓福字及木版刷印等技艺;在主打亲子教育、趣味课堂、闲置交换的“合煦屋”里,记者和孩子们一同绘制冬奥主题沙画,充满童趣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合味厅”里热气腾腾的营养午餐正待出炉,“合颐居”里有老人正在免费测量血压、剪发,不远处,社区舞蹈队的动人舞姿伴着《一起向未来》的美妙乐声让许多中外记者深深陶醉。
漫步在专业的塑胶慢跑道上,棋苑及智慧健身设施错落有致地镶嵌在搭建的绿廊花架里,廊架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庆元宵猜灯谜”活动,社区将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冬奥文化等知识编入灯谜,吸引了不少居民和记者参与其中。
据介绍,院内针对小区居民的不同需求,还建设了无障碍坡道、适老化无障碍公共卫生间,并集中设置立体停车棚及室外停车区,满足居民停车要求。
厂甸11号院的改造创建了“两级政府主导、高精尖智库引领、公众全面参与”的城市更新工作模式。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将形成可复制的城市更新改造方法、经验和技术导则进行推广。
从旧城改造到街巷整治、再到街区更新,北京市的城市更新工作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不断提高。高质量发展,让百姓生活更和谐、更宜居。
编辑:张红晨
关键词:活动 居民 社区 记者 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