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微观北京冬奥会:口罩里的“中国表达”
人民政协网北京2月27日电(记者 宋宝刚 付振强 韩月 徐康辉)“简约、安全、精彩”,是中国兑现的冬奥承诺。基于全球新冠疫情持续,“安全”一词显得更加重要。奥运闭环区域提供了世界上最安全的防疫环境,小小口罩也成为守护安全的“贡献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一墩难求”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一样,赛场观众席上五颜六色的口罩也让网友直呼“太想拥有”。冬奥会期间,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实地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毅武及其口罩研发团队,一探 “网红”口罩的诞生记。
质感:可变平面-腔式结构 密合性标准远高于国标
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北京冬奥会赛场,口罩是个“必需品”,安全是个“金标准”。
“赛场观众佩戴的是特制的医用防护N95口罩。”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鹿建春介绍,冬奥比赛场馆观赛观众专用口罩不仅“颜值高”,还有“黑科技”。“这款口罩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一种可变平面--腔式结构口罩,完全是中国设计、中国专利、中国制造。”
可变平面--腔式结构有啥特别?“造型感”是其优点的直观体现。鹿建春表示,可变平面--腔式结构在佩戴后,可在口罩内部和面部之间形成一个隆起的空腔,密闭效果更佳。
“口罩密封得越严,它有效的过滤效率就越高,气流速度就越低,这款口罩不贴嘴唇,不憋气,不变形,可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鹿建春说,与单纯的平面式、单向折叠式或弧形、杯状相比,可变平面--腔式结构可形成呼吸空间,有效过滤空气,不再局限于传统口罩的鼻尖和上嘴唇的有限区域。
记者了解到,赛场观众佩戴的口罩在结构上拥有实用新型专利,且满足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规范》中对医用防护口罩(N95)标准要求的13项性能要求。
密闭性有了,舒适性如何?“口罩的耳带大部分人都比较在乎,紧了戴上不舒服,松了密闭性不强。这款口罩用收缩功能平衡了这一矛盾。”鹿建春介绍,口罩外层采用材质贴肤性好,5毫米的耳带具有高弹柔软特点,“戴上后既能起到固定作用,又保证了佩戴的舒适性。整体上具有丝绸般的丝滑之感。”
美感:五环色系名为“韵律山丘” 口罩藏有不同雪山图
记者了解到,赛场观众佩戴的口罩为更加贴合不同民族人群的脸型,主体还在分析比较了不同民族2000多人的脸型特征基础上优化设计,科学调整鼻中宽和鼻中高的关键参数,填补了此前口罩参数的空白,保证产品性能的同时实现佩戴更加舒适。
与奥运五环的颜色一致,不同款式的口罩还巧妙融合了奥运五环色系。北京纳通科技集团90后设计师李基莲介绍,蓝、黄、黑、绿、红五种颜色,结合了“冰丝带”的优美线条元素,设计效果紧紧贴合了冬奥会的核心色彩。“渐变色更能体现奥运赛场上运动员的朝气与活力。”
“看上去很美”的设计,还有一个更美好的寓意。李基莲告诉记者,设计的这款口罩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韵律山丘”。不同颜色的口罩内藏有不同的雪山图。“雪山图的设计灵感,来自北京延庆、张家口这条主线连接的雪山山脉。”
“冬奥会的冰雪运动,像音乐的旋律一样自由、和谐、奔放,口罩中长城脚下的雪山山脉走势也有不同。”李基莲认为,这一设计理念与《论语》中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一致,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寓意着自然万物和谐共处。
“作为一名90后,能参与到重大的国际性赛事中很幸运,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吧,在厚重传统的中式美学里让世界共情。” 李基莲骄傲地说。
所感:呼吁公众加强佩戴医用防护N95口罩 建议牵头制定口罩国际通用标准
“这么大的国际赛事能采用我们的产品,并且各方面都能获得认可,这是我们的荣誉。”赵毅武委员介绍,这款口罩从去年10月份开始研发设计,经过多次改型试验才最终成型。“初期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这期间同事们经常忙到凌晨,但只要把事情做好,一切都值得。”
作为一家为社会提供优质医疗产品和技术服务的民营企业,纳通科技集团的口罩生产线却是从零开始的。从设备到技师,从工艺到标准,赵毅武委员从武汉疫情初始就立即响应积极配合,迅速成立项目组,并担任总指挥,快速组织生产,利用现有十万级车间,紧急增建口罩生产线。如今24小时运转的生产线已相对成熟,在全球战疫的关键时刻,公司还应国际国内紧急需求,在助力全球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仍不容乐观。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的变异株取名为奥密克戎(Omicron)。赵毅武委员提醒,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全球总体风险评估为“非常高”,他呼吁公众在日常中加强佩戴医用防护N95口罩,可最大程度减少感染的风险。
“实行更严格的防御政策,口罩的标准必须要提升。” 赵毅武委员还建议,目前各国口罩标准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指标可以做到协调统一,且中国的材料基础、生产技术和产业能力完全可以满足世界各国的标准,应立足我国产业规模化优势和影响力,由中国牵头推动制定国际统一的口罩标准。
“每个国家口罩的标准差别不大,不做到统一就像车不能同轨一样,不利于全球资源和产品的沟通,且额外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一旦标准实现国际通用后,无疑有利于全球共同抗疫。” 赵毅武委员说。(完)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口罩 北京 标准 设计 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