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委员记者 杜明燕
3月3日,住内蒙古全国政协委员乘坐着开往春天的列车,前往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这也是这届政协委员履职的最后一次大会。这时,我发现,一位我熟悉的委员没有上车——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主任医师咏梅。
我才得知,咏梅委员请假了。
新年伊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出现了本土新冠肺炎病例,咏梅委员所在的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防控形势严峻,工作任务艰巨。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题,咏梅一方面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治工作中,另一方面还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出专家门诊,正常接诊患者。
疫情当前,医者仁心。咏梅第一时间响应院里的号召,直接住到了医院,24小时坚守在医疗卫生的前沿阵地上。除了正常的工作流程外,她还要承担安抚患者、协调值班人员、交代各种注意事项等任务。
我抵京后,和咏梅通了电话,向她说了说这次两会的新气象、新风尚。她也告诉我医院为防控疫情所做的工作,比如为切实解决封闭管理区域以及其他地区群众的就医需求,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在医疗服务中“零距离、无接触、高效率”的优势,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开启了“云”医疗志愿服务,在线上提供健康咨询、问诊志愿医疗服务,咏梅和其他医护工作者可以在线上、线下全方位了解患者情况。
咏梅一直关注着蒙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她多次呼吁,因地制宜发展蒙药材种植,注重药材质地提升,加强濒危蒙药材保护,让蒙医药在防病、治病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记得在2018年的十三届一次会议上,一头短发的咏梅穿着笔挺的西装步入人民大会堂,因其飒爽的英姿,被我们称之为“大哥”。小组讨论其他委员发言时,她用平时号脉的手架起来手机支架,开始给电视台录节目,当起了一专多能的“委员记者”。
咏梅很遗憾不能参加此次全国两会,但她说,人到不了,但责任不能缺席。经过多次深入调研,咏梅已准备提交关于推进社区居家养老环境中“护”与“医”的提案,对社区养老提出建议意见。咏梅说,今年是本届政协收官之年,不能现场参会给委员履职路上留下些许遗憾,然而,身为医生,治病救人是天职,在工作岗位上,心就很踏实。
我想,这应该也算一名负责任的政协委员特殊的履职方式吧!(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