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林仪)2021年,广东实现了全省社工站100%全覆盖,并计划2022年底全省村(居)建成社会工作服务点,用2年时间打造一支近3万人的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服务全省数百万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取得积极成效。
全国政协委员陈百灵指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简称社工站)建设是解决基层社会治理民政力量和能力不足,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对帮扶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部分地区社工站建设和运营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社工站功能和社会工作者角色认知不清,社工站服务指标设计与考核评价不合理,社工人员队伍建设亟须加强,社工站运行标准、管理规范和经费不足等等。
为推动社工站快速健康发展,陈百灵建议加大对社会工作和社工职业的宣传力度,提升各级各部门对社工站建设意义的认知;明确社工站的功能定位,让社工这个“职业”得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可。同时还要科学设定指标,完善考核评价方法;加强社工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专业服务技能。
陈百灵还建议,借鉴广东、湖南等省份经验,将社工站建设和购买服务纳入财政预算,明确购买方式、服务内容、资金使用管理方法等,建立省级指导、市级统筹、县区为主、乡镇配合,层层稳步推进的机制,在服务定位、提供、管理及评估等方面统筹调配。同时,大力拓宽资金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特别是公益慈善力量投向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整合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社工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