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韩冬)“因‘烈士纪念设施管护力量薄弱’,相当数量的烈士纪念设施发生损坏,严重影响其作用发挥。”全国政协委员益西达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不善、年久失修的问题深感痛心。
益西达瓦介绍,四川于2020年底挂牌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并初步构建了四川烈保组织体系。通过精准采集校核、组织承办系列祭扫祭奠活动、广泛开展烈士寻亲活动、推进烈士遗骸鉴定试点工作等,在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益西达瓦建议,应在国家层面制定刚性政策和标准规范,督促指导各地整合相关资源,采取更名、加挂、新建等多种形式成立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按所属烈士纪念设施的规模、数量核定编制,明确管理权限和工作职责,指导各地加强机构建设,夯实管理保护工作基础。尽快建立烈保组织体系人才培养机制和渠道,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管护队伍、烈士事迹史料研究队伍、英烈精神红色宣讲队伍和烈士遗骸搜寻鉴定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建设管理保护水平。增加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的财政资金投入和项目布局,优化转移支付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资金扶持机制和保障政策,推动各地进一步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