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杨岚)“国家基本药物的属性体现在‘防治必需、保障供应、优先使用’。带量集采的目的是‘以价换量,让利于民’。”全国政协委员徐自强谈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有了新的认识,对基药有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为了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例如不断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制定《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等。
徐自强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调查中发现,虽然这些关乎老百姓身体健康的政策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看病贵、看病难的状况。但是,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基药应用还存在品种和品规相对较少,结构缺乏地方特色,采购量不符合市场规律,药品断货频发等问题。
对此,徐自强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增加基药的品规,尤其是增加“两病”的品种范围;根据疾病谱的变化,调整基药的结构,增加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品种,减少效价比低的辅助药物的品种;逐步扩大基药带量集采的品种,让老百姓能多用一些价廉物美的优质药品;国家给予带量集采药品的中选药企适当的补贴,保障其合法合规的利润,以免人为出现断货现象。此外,组成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立一体化电子病历系统,安置处方流转平台,解决社区或乡镇基药配置不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