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约会】司法保障安民生

2022年03月09日 15:03 | 作者:朱永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220309145919

2022年3月8日,星期二,晴

微信图片_20220309145923

早晨5点19分起床工作。

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个温馨而美好的节日,属于女性,属于柔韧智慧美丽的女性劳动者。“你或许拥有无限财务,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当一位母亲和孩子坚持亲子阅读,那双推动摇篮的手就已经开始推动世界。把这首被广为流传的史斯兰克·吉利兰的诗歌送给所有的母亲,母亲是我们人生最初也是最大的财富。

1

昨天忙碌了一整天,规定动作就剩下一件事没有完成:阅读报刊新闻。

《光明日报》记者罗旭前天关于人才强国问题的采访在“圆桌对话”正式发表,记录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代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委员和我三人一起对这个问题的交流。我提出,中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没搞清楚。要加强学科布局和体系建设,全面夯实基础理论研究,补足冷门、薄弱学科短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要加大对甘坐“冷板凳”、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青年科研人员的政策支持力度,激励大家心无旁骛地专注科学研究,实现越来越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

2

昨天的香港《大公报》也发表了我的文章《实实在在推进教育公平》。文章介绍了我们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做的一些务实的工作,以及学习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些感想。

3

昨天刚刚出炉的《中国政协》第4期也送到了会场,“委员作业”专栏的打头文章就是我的《边走边写,讲好委员履职故事》,介绍了我在2021年的履职情况。

4

昨天的《人民政协报》和《新京报》也发表了我的两会专栏文章《与委员长共商国是》和《团结政协满庭芳》。

今天全天是“两高日”。上午去人民大会堂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下午小组会议讨论“两高”工作报告。

早晨7点20分早餐。7点45分出发去大会堂。带来一本《家庭作业的迷思》在路上阅读。

5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学者艾菲•科恩。他审视了人们对于家庭作业的通常辩解,如认为家庭作业能够提升学业成绩、巩固已学知识、训练学习技巧、培养责任感等,但是,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这些神话被打破,结果发现“没有任何一项上述假设实际上通过了研究、逻辑及经验的检测”。

其中最触目惊心的结论,是他引用了两位学者对TIMSS(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项目组)从1994到1999年的研究数据所得出的结论:

我们不但无法找出任何正相关,而且发现全美学生平均学业成绩,与家庭作业的频率、数量,以及老师用家庭作业打分数的平均百分比之间,都是互相关。如果这些数据可以扩及其他学科,那么,那些原本想要增加家庭作业,以提升学生学习成就在世界上排名的国家,可能实际上是在降低他们的成绩.....更多的家庭作业对国家整体的表现可能是不利的。(P28)

这些研究,对于我们正在推进的“双减”工作是有参考意义的。

上午9点,会议正式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主持会议,他首先以大会主席团的名义,向各位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世界各国妇女,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我的印象之中,两会期间向世界各国妇女祝贺节日,应该是第一次,这也反映了我们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怀。接着,就是栗战书委员长的工作报告和“两高”的工作报告。

以前人大的报告与“两高”报告是分开做的,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只需要参加后者的这一场,为了压缩会期,两场合并了。虽然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不需要政协委员审议,了解一下人大工作,对于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活动无疑也是有帮助的。

与前两年的“两高报告”一样,今年也是用的“简版”。过去的一年,“两高”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如高院的报告中提到的制止滥用人脸识别技术行为,“让公众不再为自己的‘脸面’担忧”;守好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民法典就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已经建成世界上联动资源最多、在线调解最全、服务对象最广的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等。再如“高检”报告中提到的做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收到279万件信访,做到7日内告知“已收到,谁在办”,3个月内办理情况答复率超过90%;从严起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信息等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同比上升51.3%,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让肆意损害公益者付出应有更高代价”等,这些都说明“两高”的确是实实在在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司法为民之路”。

为了帮助代表委员更好地了解“两高”工作,他们还编印了图文并茂的参考资料《带您实时看法院》《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全国政协提案落实情况》《报告中重要问题释义》《有关用语和案例说明》等,体现了主动接受代表委员监督的工作作风。

会议中间,代表委员不断用热烈的掌声回应了“两高”报告中提到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牢民生司法保障网的许多工作举措。

中午稍事休息。

下午3点,参加民进界别小组会议。陶凯元副主席主持会议,她本身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副院长,有很好的专业背景,我笑着对她说:你既是主持人,又是作为“两高”领导来听取委员意见。在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草案)、提案审查报告(草案)和第五次大会政治决议(草案)时,李和平、胡卫、罗黎辉和我分别发表了意见。接着,重点审议了“两高”报告。

姚爱兴委员首先发言,他从5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感受。

一是政治站位高。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的大政方针,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过去一年,“两高”在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服务保障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在保障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以及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铁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距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的实现更近了一步。

二是数据详实。这是两高报告多年来一贯的风格,用了大量的数据、很多典型的案例来说话,说服力、警示性都很强。每年讨论两个报告的时候,也是一个委员们学法、用法、接受普法教育的过程,对于提高大家尊法守法的意识很有作用。

三是很接地气。除了讲两高自身的工作以外,报告中用了很多的篇幅,全面反映了全国各级司法机关工作的一些重点、难点、亮点工作。全国各地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在这两个报告里边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体现了全国法检系统上下同步,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生动实践。

四是服务代表、委员,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两高报告图文并茂,形象直观,里边不但有去年一年重要的数据,还有历年的一些数据,对一些专业的术语和案例有专门的解释,对代表和委员提的建议、提案也有回复介绍。“两高”每年都有到党派调研,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

五是工作创新多。如最高检对争议大、影响大的案件推行公开听证评议,“两高”报告里都提到一个术语,叫做心结、法结一起解,建立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服务也很有成效,真正的做到了方便群众、服务群众。

姚爱兴委员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左定超、张显友、严可仕、张雨东、何志敏、陈贵云、汤建人、潘碧灵、张震宇、鲁修禄、姜军、胡卫、罗黎辉等委员也先后发言,对“两高”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报告离代表委员越来越近,离民生问题越来越近,司法保障安民生做得越来越实。

大家在发言中也对“两高”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如加快提高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司法能力,提高基层法院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待遇;加大对烂尾楼类似案件的审理执行力度;抓紧解决司法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积极支持福建建设海事中央法务区、设立厦门国际海事法庭;加强智慧法庭建设;加大法院的审判、审理工作的持续改革创新力度;打击互联网环境中的侵权行为;加大力气加强案源治理;捍卫国家主权和司法管辖权;妥善处理调整危险驾驶罪;加大法院检察院系统内干部交流的工作力度;加强对网络挖矿、网络诈骗、比特币等新犯罪、新司法实践、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加强基层司法机关建设;对一些重大舆情案件及时发声,做出司法解释,平息舆情;加强老百姓的隐私保护等。

下午5点会议结束。

晚上处理大调研的相关事宜。根据《2022年政党协商(会议协商)计划》,今年党外人士重点考察调研的主题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和“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民进中央将围绕后一个课题进行调研。根据领导的指示意见,同时结合相关文件精神和各方面意见,我们初步建议的调研主题为:坚持节约优先,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两会以后,就要启动相关工作,所以抓紧与有关方面商量调研地点与时间等具体问题。

晚上写手记和《园丁与木匠》的读书笔记。

晚上9点,跑步45分钟。今天时间相对从容,仍然是边看新闻边跑步,大汗淋漓。

晚上10点20分,洗漱,继续读《园丁与木匠》。晚上11点休息。


编辑:贾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