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刘圆圆)“幸福感来源于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当人们的物质需要越来越得到满足的时候,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全国政协委员、旭日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勋说,国家发展到今天,物质文明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测算,2021年中国人均GDP80976元人民币,折合约1.255万美元,已超过2021年世界人均GDP约1.21万美元水平。在我国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征程中,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一年,杨勋始终被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他记得,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提到,改革开放以后,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振兴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重要性。”杨勋说,如今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人民的幸福感不仅仅是物质能满足的,精神文明建设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杨勋建议,一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一系列宣传活动,例如学习“四史”等,加深了全国上下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认知,大大提升了爱党爱国的情怀,把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地团结起来。建议参考此成功经验,总结好500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有系统的传承布局,增强我国精神文明的软实力建设。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及希望,建议由教育部牵头,有关部委积极投放资源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上。三是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为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物质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极端发展,不断侵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华文化强调天地人和,建议加强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人类贡献中国智慧。
关注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提出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对于杨勋来说,并不是偶然的。从2004年起,杨勋及香港旭日集团便联同广东省惠州市教育局、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单位,连续举办17届惠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旭日奖”,每年向市教育局提供150万元人民币,对惠州市美德少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优秀家长、先进学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辅导员等进行表彰,同时举办素质训练营活动。至今,共有6万多名优秀教师、学生、家长以及177所学校获得表彰。
“我们希望通过表彰活动,引导年轻一代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践行日行一善,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并通过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小组,引领一个班级,牵动一个学校,辐射一个区域。”杨勋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该奖项已成为惠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文化品牌。下一步不仅要继续开展好“旭日奖”活动,还要扩大宣传、加强推广,增进全社会对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