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张丽)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国口中的高频词,除了“戏曲”外,多了“科技”与“数字”。就在两会召开前,他还在主演与制作配备3D效果的孪生京剧《诸葛孔明》,剧场是以3D建模的虚拟古戏台场景。
这一全新的尝试与体验,让他真正感觉到,戏曲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一种现实。而在推动戏曲与科技深度融合上,张建国所在的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正在参与创建“中国戏曲数字校园”和中国戏曲数字技术技能培训中心。
“‘中国戏曲数字校园’是一种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点为新抓手、以当代老中青三十位戏曲名家的经典剧目为主要内容、以动漫IP实现戏曲导赏、以数字技术落实“戏曲进校园”战略的新教育方式。张建国阐释道,“这一方式彻底解决了多年来全国‘戏曲进校园’没有标准化课程及师资匮乏的尴尬局面,其中《锁麟囊》《草船借箭》已经完成制作,建议国家文化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后给予指导和支持,使项目落地。”
对于中国戏曲数字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张建国告诉记者,拥有戏曲数字技术培训领域创新教学教材和师资力量储备的中国戏曲数字技术技能培训中心,主要致力于把数字设计制作技术从游戏影视行业及时转入“戏曲元宇宙”领域,培养国内外数字技术人才并投身于“戏曲元宇宙”建设,让戏曲的“元宇宙”中展示新气象。
“我们不是‘元宇宙’技术的创造者、硏发者,但我们是‘戏曲元宇宙’内容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张建国呼吁,筹备创建国家级中国戏曲数字产业园,将戏曲数字产业研发、创造融入国家战略之中,整合、集聚有数字技术创造能力的行业和资源,完成中国戏曲数字产业研发及成果的孵化;建设中国戏曲数字产业链,完成“中国戏曲数字共享平台”建设,实现“中国戏曲数字新基建”的大目标。
在对戏曲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侃侃而谈后,张建国将焦点又回到了他常年关注与呼吁的戏曲人才培养问题上。他建议恢复举行“梅兰芳金奖大赛”(第三届)等全国性京剧赛事,促进京剧中青年人才的竞争和培养,让有可能成“角儿”的中青年京剧人才尽快脱颖而出,推动解决京剧界目前存在的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为京剧艺术“守正创新”提供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