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党合作>要闻
创新打造“四三二一”工作法
民建重庆市委会渝北区龙塔支部先进集体炼成记
2021年底,民建重庆市委会渝北区龙塔支部荣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集体表彰。殊荣背后,离不开龙塔支部五代支委班子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龙塔支部持之以恒的“四三二一”工作法。什么是“四三二一”?这工作法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龙塔支部,倾听他们背后的故事、学习他们工作经验。
答好“四个问题”
“我是2020年9月7日入会成为了民建的会友,去年12月正式成为了一名民建会员。成为民建会员后,我要继续加强学习,坚定政治信念,学习黄炎培先生‘谋事,不谋官’的高尚品质,积极履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2022年龙塔支部的迎新年会上,新会员马铭分享了自己的“民建四问”,即:你是什么时候入会的?你的入会介绍人是谁?你为什么加入民建组织?今后,你准备怎样履行会员职责?
“民建四问”是龙塔支部为传承民建精神,帮助会员不忘入会初心,永葆家国情怀而创新发展的入会仪式。自2015年以来,龙塔支部持续开展“民建四问”入会仪式。支部主委邓丽莉介绍:“这些年来,我们也对‘民建四问’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拓展。比如,在去年我们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四问进行了有机结合。”
走好“三个步骤”
参政议政是民建会员的职责和使命,以参政议政为工作重点是龙塔支部的发展思路,龙塔支部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培养会员参政议政能力的“三步法”。第一步是“领进门”,支部建立“导师制”,充分发挥老会员的传帮带作用,为新会员提供专项辅导,还将支部历年的理论研究、建言献策成果汇编成册,作为新会员的学习材料。第二步是“扶上马”,支部通过给新会员提任务、压担子,要求会员在新入会的一年内多学、多思、多写,以“写”代“教”,快速上手,掌握撰写社情民意和提案的基本能力。第三步是“送一程”,支部通过帮助会员梳理提案和社情民意,组织会员开展交流协作,让参政议政更有准头,会员履职能力得到逐步提升。龙塔支部将“三步法”作为培养会员的工作机制,通过坚实走好“三个步骤”,支部人才队伍不断优化,党派作用得到更大发挥。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将不在勇,而在于谋。”民建渝北区委会副主委肖忠意介绍,龙塔支部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骨干会员的培养,离不开对工作的前瞻谋划。2021年年末,龙塔支部探索并开展了以建言献策为专题的小型沙龙活动,组织支部参政议政骨干会员参加专题学习。
“今年渝北区两会,我们参加沙龙的会员们积极参与,撰写的集体提案均有立案,实现了零的突破!大家对参政议政的热情高了、信心也更足啦。”会员王飞兴奋地说道。
量好“两把尺子”
会员是支撑民建基层组织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把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会员拧成一股绳,形成最大合力,共同推动支部发展,是民建基层支部组织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充分激发大家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支部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了多维度的评价机制。”邓丽莉说,“比如,擅长调研和写作的会员,支部主要以参政议政成绩来评价他们的履职效能。而那些不太擅长笔头工作的会员,支部则主要以社会服务成绩来评价,激励他们深入社区,为困难群众纾困。”
疫情期间,龙塔支部的企业家会员率先响应国家号召复工复产,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在人力社保局工作的会员春节疫情期间坚守岗位、带头加班;在医疗系统工作的会员加班加点,保障市民卫生热线畅通,为市民解答防疫问题,疏导疫情期间的负面情绪……每一位会员都展现了民建人的优良风格。
龙塔支部通过量好这“两把尺子”,建立多元化的正向激励机制,使具有不同特长的会员在支部中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各得其所、各显其能。
建好“一块阵地”
为了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在对口联系属地龙塔街道的帮助下,龙塔支部在该街道建成了会员之家,拥有了自己的“一块阵地”。“为了建好、管好、用好这块阵地,我们还专门制定了管理办法。”支部支委汪华忠说。大到开展活动的主题内容,细到会员参与活动的次数要求,为了让制度深入人心,龙塔支部还将制度作为会员之家的装饰,“上”了墙。
近年来,龙塔支部通过在会员之家定期开展主题教育动员会、政治理论专题学习会、会章会史学习等活动,让会员之家成为支部会员参政议政的培养基地、社会沟通服务的平台和对外沟通交流的窗口。(周川杰)
编辑:朱建华
关键词:支部 龙塔 工作 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