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统战时讯 民族宗教 非公经济 中央社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 涉疆涉藏

首页>统一战线>民族宗教

江苏江阴市青阳镇“三共模式”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2022年03月22日 22:33  |  来源:江苏统一战线
分享到: 

近年来,江阴市青阳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工程,重点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镇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共居,建民族幸福和谐家园

我们坚持每个民族都是构建青阳前进力量的一滴甘露,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在团结包容中同心共建幸福和谐的温馨家园。以青阳镇毓秀社区为例,打造“美美与共 毓秀大同——红石榴家园五大平台”,一是素质提升平台,组织各民族同胞参加辅助就业培训,让他们努力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二是权益保障平台,邀请律师给各民族居民群众讲《民法典》、《劳动法》等,保障居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人物风采平台,鼓励土家族姑娘向春花开烘焙店、帮助侗族姑娘陈琼珍成立巧媳妇手工坊、培育维吾尔族姑娘阿力亚成为社区文艺队骨干,引导他们用勤劳和智慧绘就人生画卷;四是文化传承平台,引导各民族群众传承本民族文化,更要学习第二故乡的文化。他们展示本民族美食、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也在毓秀戏苑学习锡剧、和本地居民一起包粽子、做元宵等,真正融入社区;五是帮扶服务平台,开设红石榴协商议事室、心理援助等服务窗口,常态化走访慰问切实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帮扶服务。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社区获评江苏省第二批“红石榴家园”。

1

共学,育民族团结文明之花

我们坚持每个孩子都是涌动青阳生命激情的一朵花儿,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在共同学习中同力共筑七彩斑斓的民族文化。青阳镇高度重视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以青阳镇桐岐中心小学为例,学校现有学生498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05人,涉及9个民族。镇统战部门联动学校以“校地结对共建”为抓手,实施“最炫民族风,同享幸福澄”公益项目,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开展 “同心夏令营”“圆梦微心愿”“中华民族一家亲”班会课等主题活动。各民族学生前往江阴要塞司令部、“远望号”等红色阵地共抒爱国情;邀请少数民族代表深入学校班级,向孩子们解说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展示民族服饰;家长和孩子齐动手,民族美食汇,共享秋收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和铸牢了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各族学生的心灵深处,为学生“筑牢信仰之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下良好基础,学校被评为江阴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


2

共事,圆民族共同发展之梦

我们坚持每个民族都是凝聚青阳创新发展的一股劲流,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企业”,在合作共事中同向共织欣欣向荣的奋进力量。围绕做好各民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各民族群众就业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东西部地区交流合作活动,万盛橡塑、友邦家居、宏创动能等企业赴云南等民族地区开展“春风千里行”劳务对接交流活动,公司统一报销机票、安排宿舍、购置被褥,生活物资一应俱全,真正实现了“拎包上岗”。辖区企业还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丰富企业文化相结合,引导各族员工相亲相敬、相互尊重,提升各民族员工的文化交融。镇统战部门联合人社部门对各民族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联合工青妇等群团部门组织开展多形式的各民族员工关爱活动,系列举措增强各民族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各民族员工招得到、留得住、带得动,加强了和民族地区资源互补,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江阴市委统战部)

3


编辑:朱建华

关键词:民族团结 进步 青阳 各民族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