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正商量 提案摘编 议政瞬间

首页>协商>协商建言

五十四万新文艺从业者需要什么?

——南京市政协委员建言重视发挥“文艺两新”的中坚力量

2022年04月11日 06:22  |  作者:江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南京4月9日电(记者 江迪)截至2021年底,南京市新文艺组织共有154037家,新文艺从业者总人数已超54万人。“南京的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已呈现出行业类别构成丰富、从业者综合能力强、参与文艺活动积极性高、运用新媒体平台优势明显等特征。”南京市政协委员许耀华说。

在4月7日开幕的南京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上,许耀华与30位委员联名提交提案指出,“文艺两新”已经成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一股巨大的力量,甚至在某些领域业已成为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建议创造合适的环境,让“文艺两新”既能“自转”更能“公转”,使其成为推动中国文化繁荣兴盛的有生力量。

新文艺组织主要是指在民政和工商部门注册的、以民办非营利文化社团、民营文化企业、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济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民营的文艺团体和网络虚拟社群,主要以文艺创作、交流、发布、推广等职能为主。新文艺群体主要是相对于在国有文艺院团、艺术馆、高等院校等机构中从事艺术工作的传统群体而言的,以网络作家、签约文艺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非遗传承人、民间工匠艺人等为代表。

“南京市‘文艺两新’队伍庞大,影响面广。仅就影视剧行业来说,近年来诸多热播剧背后都有南京‘文艺两新’的力量。‘横店拍摄、南京制作’在业内也早已为人熟知。在南京有的大型软件园,新兴文化产业相关公司甚至能占到注册商户的七成。”许耀华说。

目前,南京已成立了南京市新文艺群体联合会,使其成为受南京市文联监督指导的法人社团。同时,在全国首创了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定。但在工作中,许耀华发现,“文艺两新”工作仅仅靠文联组织远远不够。

许耀华等委员建议,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召开包括文联、人社、文旅局、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文艺两新”专项工作联席会议。并使其定期化、常态化、制度化。通过联席会议,为“文艺两新”工作制定符合实际、易于操作的专项实施扶持激励新文艺群体创业创新发展的政策。要强化对新文艺工作者的政治引导。依托新文艺群体联合会,开展专项读书班、主题活动、采风调研,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搭建新文艺群体健康成长平台,引导其用情用心讲好中国故事。要鼓励事业单位全职引进新文艺群体高层次人才,并对其实施薪酬激励,完善考核评价和分配机制,加大绩效工资倾斜力度。

许耀华等委员建议,进一步完善新文艺群体创业服务举措,简化企业登记、注册手续,给予符合条件的新文艺群体创业者租金减免、创业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鼓励更多新文艺群体自主创业,推动新文艺组织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建立“文艺两新专项创业基金”,加大对新文艺工作者的创业激励。支持举办新文艺群体创业创新大赛等,搭建新文艺群体优秀创业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平台。


编辑:贾元昌

关键词:新文艺 群体 创业 业者 文艺两新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