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产业动态 发明·创新 探索·发现 科学麻辣烫 科技人物 专家讲坛 新基建 院士知播

首页>科技>资讯

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将于5月底发布 中国科协明确入选标准入选标准

2022年04月15日 09:10  |  作者: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14日电(记者 王硕)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迎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5月30日)期间,中国科协将会同教育部、科技部、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国防科工局面向社会发布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是展示、宣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中,为科技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个人和团队先进事迹,具备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场所。

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依托科技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工程纪念馆(遗迹)等设施建设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今年3月,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委,印发《关于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从国家层面推动相关工作。目前处于出各地方、各学会、各单位申报阶段。

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理论宣传处处长孟令耘介绍说,衡量能否入选“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主要有五大标准。

一是是否有独立的展馆,或者相对独立的展厅和展览空间。二是这个展馆(展厅)的主要内容,必须是以宣传讲述科学家或创新团队、科研群体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故事和精神为主;而不是科学技术普及、青少年科学培训或者科研成就和装备的展览展示。三是要有一定数量的珍贵实物,包括书信、手稿、图纸、证章、照片、历史影像等。四是要有比较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讲解团队。五是要经常性面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放,组织各类科学家精神宣传教育活动,开发制作适于传播的宣传产品。

孟令耘表示,中国科协将会同相关部委以及有关领域专家组成专项工作组,负责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命名、管理和服务工作。专项工作组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通过专家考核后,颁发证书、牌匾。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命名有效期限为5年,到期后需重新申报,经认定后可被继续命名。

中国科协将建立机制、搭建平台、统筹资源,设立专项经费,为基地的协同发展提供支撑与服务,支持鼓励基地通过组建区域联盟等形式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开展联合行动,形成品牌效应。搭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网络平台,宣传展示入选基地的风采。面向入选基地开放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资源,以及科协有关科学家精神的展览、影像资源,提供浏览下载服务。协助组织邀请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去基地做报告。组织主流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对入选基地及相关科学家事迹进行宣传。为入选基地珍贵展品提供数字化复制服务,与即将建成的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实现资源共享,组织精品专题展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展出。

孟令耘指出,申请命名工作常年开展,欢迎各方随时申报。首批未评上单位,相关资料会自动进入下一轮。中国科协将每年定期组织一次专家评审,适时公布入选单位。

编辑:马嘉悦

关键词:入选 科学家 中国科协 基地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