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发挥政协优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北京市通州区政协聘任首批智库成员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24日电(记者 田福良)4月24日,北京市通州区政协召开聘任第一批应用型智库成员暨发挥政协优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研讨会。区政协主席张德启,区政协副主席田春华,区政协研究室主任谢京文和社会治理研究组应用型智库外聘专家以及从区政协委员中挑选的12位从事社会治理研究的专家型委员和本职在基层从事社会治理的委员,作为区政协应用型智库成员出席会议。此次会议标志着社会治理组的研究正式开题。
会议现场
通州区政协主席张德启向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九三学社中央参政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法理学会副会长徐爱国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更新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殷成志教授等6人颁发社会治理研究组应用型智库外聘专家聘书。此外,宣读了聘任应用型智库成员名单并颁发聘任证书。
通州区政协主席张德启向徐爱国教授、殷成志教授等六人颁发社会治理研究组应用型智库外聘专家聘书
张德启在讲话中指出,推进智库建设是人民政协的职责所在,也是助推副中心建设的必然要求。重视发挥委员智力密集、位置超脱的优势,加强应用型智库建设,为区委、区政府高质量建言献策既是履职工作中应有之义,也是深化创新之举。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破解的难点还很多,将存贮一批长期的专家团队,为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提供智力资源,进一步提高副中心政协协商议政能力和水平,为副中心建设贡献更多的政协力量。
张德启表示,要不断优化政协应用型智库体制机制建设,通过应用型智库发挥有效作用,展示政协优势,助力副中心基层社会治理。要坚持发挥智库作用、符合基层实际、注重“以用为本,以效为要”务实管用的原则,努力建设符合城市副中心发展需要、体现人民政协优势和特点的应用型智库。
要紧紧围绕服务副中心发展,明确研究方向,做到精准选题。应用型智库是由专家、学者和人才型、专业型委员构成,要充分发挥智库成员思考研究水平高,联系群众广泛密的优势,通过智库平台搭建,把专家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委员的具体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让两个优势充分发挥,从而转化成1+1>2的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研究成果要提出切实有效的破解之术,做到既有理论高度,也有实践深度,为区委、区政府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同时还要重视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充分利用政协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主席建议案以及多层次、多形式的协商议政活动等方式把智库研究成果通过政协“直通车”报送决策部门。
通州区政协委员秦晓明发言
社会治理、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三个研究组召集人进行表态发言。新聘任的应用型智库成员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相关的选题,分别提出了有思想、有见地的意见建议。
据悉,为了在专题调研、协商议政等履职活动中积极吸纳“外脑”、得到多方智力支持,实现政协工作精准高效的目标,通州区政协初步组建了社会治理、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三个研究组,并聘任了第一批应用型智库成员。除了外聘专家,还从区政协委员中挑选了秦晓明、丘自然、朱良智、郭喜强、柳晓雷、张琴琴、宋坤一、刘利、汪碧刚、王秀民、田福良、王绮茜、高国庆、王成林12位从事社会治理研究的专家型委员和本职在基层从事社会治理的委员,作为区政协应用型智库成员。后续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还将陆续启动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研究组,分批聘任。
通州区政协委员汪碧刚发言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智库 区政 政协 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