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资讯
首届云系统稳定性大会上有答案!
企业上云,怎样才更安全?
首届云系统稳定性大会上有答案!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27日电(记者 崔吕萍)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主办的“稳保计划”首届云系统稳定性大会近日在京召开。会上,中国信通院公布了“稳保计划”云系统稳定性领域的最新评估结果、混沌工程先锋实践者优秀案例评选结果,展示了稳定性保障计划的工作成果,公开了首批“稳定性守护者”成员,并全方位解读了云稳定性保障标准体系。来自阿里云、中国农业银行、京东云、PingCAP、永辉超市等各行业资深技术专家做了系统稳定性主题演讲。
中国信通院副院长魏亮表示,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和国内企业上云进程的加速,云服务的稳定运行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中国信通院围绕云系统稳定性开展工作并收获多项成果:支撑国家部委起草政策文件;建立云系统稳定性保障标准体系;举办优秀案例评选等产业推广活动。最后,魏院长表示,信通院将继续做好政府支撑工作,发挥中立平台优势,联合产学研用多方力量,共同推动云服务稳定运行和云系统稳定性保障工作。
信息通信管理局应急通信与互联互通处处长张牙介绍了信息通信稳定运行相关政策。张牙表示,确保云服务的稳定性和业务的连续性是为安全生产提供安全稳定的网络运行环境,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张牙表示,当前云服务稳定运行需要进一步提升:一是安全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健全安全责任制;二是云服务技术手段支撑需要进一步强化,增强各类系统稳定性风险的防控能力;三是应对能力需要加强,及时高效处置云服务故障;四是要全力抓好云服务稳定运行工作,建立云服务稳定运行标准体系及云服务可用性监测平台,开展相关评估工作,促进云服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为规范行业发展,中国信通院积极开展云系统稳定性领域的评估工作。会上,最新评估结果正式揭晓。中国信通院副院长魏亮、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所长何宝宏为通过评估的企业颁发证书。云服务安全生产、混沌工程平台、首批混沌工程成熟度、分布式系统稳定性度量、可观测性平台、全链路压测平台、应用多活平台等,共有31个产品或系统通过评估。
为提升云服务稳定运行水平,加强企事业单位系统稳定性保障工作,中国信通院于2022年3月初发起了“云系统稳定性保障计划”(以下简称“稳保计划”)。
据了解,截至目前,“稳保计划”吸引了证券、云服务商、互联网、通信运营商、零售等不同行业的20余家头部企业和机构参与,并完成了多项云系统稳定性相关评估。
为提升云服务稳定运行水平,加强企事业单位系统稳定性保障工作,中国信通院于2022年3月初发起了“云系统稳定性保障计划”(以下简称“稳保计划”)。本次会上,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副所长栗蔚对“稳保计划”阶段成果进行了介绍。截至目前,“稳保计划”吸引了证券、互联网、通信运营商、汽车、医疗、零售等不同行业的20余家头部企业和机构参与,并完成了多项云系统稳定性相关评估。同时,多个行业的顶尖技术团队入选了“稳定性守护者”,为行业用户提供混沌工程、可观测性、全链路压测、应用多活等能力支持。
为了保证稳定性保障工作的平稳推进,中国信通院严苛筛选出一批有能力、高水平的技术团队作为“稳定性守护者”,共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在会上,首批“稳定性守护者”成员单位也以视频的形式亮相。同时在会上视频亮相的还有“混沌工程实验室”成员单位。历经一年的发展,混沌工程实验室已经吸引业界近百家企业加入,未来实验室将继续加强与业界的密切合作,共同推进系统稳定性行业发展。
为了指导各行业做好云系统稳定性保障,中国信通院发布了“云系统稳定性保障标准体系”。会上,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副所长副主任陈屹力对云稳定性保障标准体系进行了解读。陈屹力表示,该标准体系与稳保计划相辅相成,以保障企业系统稳定性、提升服务连续性、促进业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逐步推进企业系统稳定性能力建设。《分布式系统稳定性度量模型》《云服务安全生产标准》为需求方提供技术指导;《混沌工程平台能力分级要求》《可观测性平台技术要求》《全链路压测平台技术要求》《应用多活架构能力要求》为建设方提供建设指引;《混沌工程成熟度模型》《分布式系统稳定性度量模型》对建设成果提供验证方法。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稳定性 系统 服务 中国 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