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正商量 提案摘编 议政瞬间

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曾经的“愣头青” 如今的“新农人”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政协委员逐梦乡村振兴

2022年05月06日 21:2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5月6日电通讯员 张凌波“20多岁的小伙不去学手艺赚钱,回家种地,没得出息!”身边的亲戚朋友议论纷纷;不懂技术,开始投入的钱全打了水漂……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政协委员、贤才果蔬种植基地负责人曾贤才,忘不掉刚回乡创业的艰难。

如今,基地每年培育辣椒种苗1000多万株;年产绿色食品辣椒、草莓等600多万公斤;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并辐射带动上千户村民致富。

因为热爱 “愣头青”回乡种地

2005年,一直对种地念念不忘的曾贤才,带着在广东打工攒下的4000元,回家租10多亩地,开始种植大棚西瓜和蔬菜。因为不懂技术,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他也成为村民眼中的“愣头青”。

为了补上技术“短板”,他去浙江瓜农家打工“拜师学艺”,一去就是半年;订阅农业种植类报纸杂志,每天坚持“充电”;隔三岔五,跑去县农业局寻求技术指导……

这一步走对了。先是提高了西瓜的产量和抗病能力,又通过大棚种植提高了经济收益。2011年,曾贤才成立贤才果蔬合作社,基地面积也扩大至1500亩。曾经的“愣头青”,变成了“新农人”。

因为责任 新农人带头致富

“资金入股贤才果蔬合作社,放心。”这是入股村民最常说的一句话。合作社运营走上正轨后,曾贤才发动村民一起种土豆、西瓜、辣椒,并提供资金、技术、市场支持。

2017年,新塘等村33户72名贫困人口把产业扶贫资金注入合作社。当年6月,双峰县遇罕见洪水,种植辣椒的农户受灾严重。为保障贫困农户利益,曾贤才以3000元/亩的标准发放了最低保障补贴,并组织社员开展生产自救。

“其实当时他自己损失比我们要大得多,但他硬是自己垫了几十万,当场在这个棚子里给了我们补贴现金。”村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村民们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上。第二年,入股合作社的村民就增加到了92户314名贫困户。

在曾贤才的带动下,红提种植户曾得青成为了双峰县2018年“脱贫靠自身”的典型;金桥、新塘也成为洪山殿镇“一村一品”的典型村。

2021年,曾贤才成为双峰县第十届政协委员。履职期间,他积极围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内容撰写提案,为农民发声建言。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一直相信在农村能有一番作为。现在我还是一名政协委员,更要切实担负起职责,带领更多的村民,投入到发展产业、振兴乡村的滚滚浪潮中来。”看着育秧室里长势正旺的秧苗,曾贤才对未来信心满满。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愣头青 村民 新农人 种植 合作社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