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统一战线>要闻
“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 ——开封市鼓楼区打造“时间银行”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
人民政协网5月7日电(杜远红 赵丹 记者 王有强)立夏时节,从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西司门街道油坊社区居民王兰家里,传出悠扬的琴声,一名7岁的小女孩正拨动古筝琴弦,悦耳的音符在指间流淌。
房间里摆了几张古筝,设有书画桌案,王兰在家里为社区的10多名儿童免费教授古筝、水墨画。“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爱心接力传下去。”王兰说。
2014年底,独自生活的王兰因突发脑梗导致偏瘫。油坊社区党委书记孔新燕很快前来慰问,并安排志愿者进行“一对一”帮扶。退休职工、志愿者王梅芝每天买菜送上门,还帮王兰理发、洗脚、打扫卫生。志愿者王应运则每日上门帮助王兰进行康复训练。
去年7月,开封突遭特大暴雨。王兰家住一楼,雨水漫过门槛,淹到齐膝深。王应运和几名志愿者赶来,用脸盆和水桶将房间的积水舀出。
在社区志愿者的悉心帮助下,王兰的身体状况慢慢好转,也恢复了自信,当过艺术老师的她萌生了回报社会的想法。2017年开始,她义务教社区里的孩子和老人学习音乐和绘画,累计提供志愿服务近900小时。
社区志愿服务,邻里贴心互助。油坊社区地处开封市鼓楼区,辖区3807户居民10089人,有回、满、蒙等少数民族群众700余人,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1/3。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切实提高服务群众水平,鼓楼区以志愿服务为突破点,在油坊社区创新打造“时间银行”项目,探索完善社区服务的新模式。
“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项目由鼓楼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民宗局联合油坊社区与河南大学至善社工发起。该项目以“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为主旨,以党建为引领,基层社区搭台,广大党员干部、统一战线成员、各类社会组织广泛参与,自愿报名成为“时间银行”的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为社区孤残独居或困难老人等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或服务(如:代购、陪护、家政、理发、修理等),在服务中付出的劳动量被换算为“爱心时间”,存入社区专门设立的个人账户(银行),当这些“储户”遇到困难时,就可支取原先存入的“爱心时间”,优先享受他人提供的等量志愿服务,从而将爱心彼此传递,做到一人有难、多人相助。志愿者在闲时储存爱心、储存美德,在需要时“提取”时间、享受服务,从而倡导新风,传递真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
在运行中,社区根据“储户”的特长、需求、居住地等,将信息进行充分整合,组织匹配度高的“储户”签订一对一服务协议。家住古城花园小区的回族老人帖祥宾患有冠心病、心脏病,其老伴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时间银行”的“储户”钱惠敏与帖祥宾本就是楼上楼下的邻居,在社区推动下,钱惠敏与帖祥宾签订了一对一服务协议,每天早、中、晚负责到他家问候,每周帮老人采购生活用品,原本没说过话的邻居逐渐成为亲密的朋友。以这样“点对点”的方式,“时间银行”瞄准困难群众的生活实际以及社区力所不及的微小之处,来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同时也联络了各族群众之间的感情,促进了交往交流交融。从而为完善居民服务体系提供另一种路径,也提升了服务精细化程度。
为切实提升居民在项目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社区以“时间银行”为依托,研究推出“我的人生,我的社区”老人自我认同提升项目、社区睦邻友好互助计划等项目,降低志愿服务参与门槛,鼓励居民提供身边“微服务”;开展“和谐社区 爱心助人”“百家宴”社区美食文化节、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公园文化展示等特色活动300余场,为居民搭建自我展示、交流沟通的平台。此外,“储户”还可以自助结成兴趣小组,定期一起学习唱歌、跳舞、太极、雕刻、钓鱼、下棋、摄影、烹饪等方面知识和技能,丰富文化娱乐生活。张静、王云先等一批辖区退休老人在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重新发现了自我价值,建立起多支民族团结文艺演出队伍,在共同学习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建立并不断扩大“朋友圈”,将民族团结融入社会生活,享受共建共享的乐趣,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经过9年的探索实践,“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队伍根据社区职能和居民需要,已发展为邻里守望、守护蓝天、人文关怀、老有所依、医疗保健、关爱未成年、携手同行、普法教育等8支志愿服务小队,社区及各界人士参与注册志愿者1300 多人,累计服务时长4万多小时,受益群众4000多人。该社区先后荣获了全国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联络工作示范站、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
编辑:朱建华
关键词:社区 服务 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