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评论
用“三好”方法破解“人才难题”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国与国间、各行业内的激烈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破解“人才困境”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我认为,人才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做到“三好”,简而言之,则是“选好”“用好”“管好”。唯其“三好”亦如锋利的刀刃在人才大业之路上披荆斩棘,劈波斩浪,以使我们勇往直前,助国完成人才大计。
“火眼金睛”选好人才,建设引才“洼地”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识才选才是人才工作的基础,一名合格的“伯乐”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阅历层次,积累识才的知识技能,不能患“近视眼”“老花眼”,而要有“千里眼”“透视眼”。“伯乐”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一要看好资历看到能力。人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锻炼成长,一定的资历有助于能力的提升,但资历却不等同于能力。要确立“看资历更看能力、看年头更看劲头、论辈分更论成绩”的导向和标准,让有能力的人得到重用,让有为者有位。二要看中文凭看准水平。选出“好苗子”、挑出“真人才”,不能只“仰望星空”,忽略“脚踏实地”,要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条条框框,重文凭更重水平,让有水平的人才脱颖而出。三要看清显绩看重潜绩。“潜绩”是基础,“显绩”是“潜绩”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外在反映,人才需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选才既要重视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评估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拓宽识才“视野”,练就选才“慧眼”,方能不断吸纳奔涌而出的“千里马”。
“八仙过海”用好人才,构筑聚才“高地”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才有多种多样,有忠诚可靠之才,有奋勇攻坚之才,有能言善辩之才,有妙笔生花之才,有埋头苦干之才,也有科学巧干之才。面对禀赋各异的众多人才,如何“用好”是一门大学问,需要的是统筹协调,均衡用力,十根手指弹钢琴,奏出振兴发展新乐章。用好人才要扬长避短。“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人才有的善绣花,有的善武术,有的有科研才能,有的有管理才能,人才各具所长,绝大多数人才具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长处,要克服求全责备的思想。智者用其谋,怯者用其慎,用好用活人才就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用好人才要量才适用。“直木适作梁,弯木适作犁。”用好人才,可以兴盛事业,用错人才,可能动摇根基,事业成败,关键在用人。要根据不同人才的才能和素质,安排相应的岗位。既要防止大材小用,浪费人才,也要防止小材大用,虚占其位,贻误事业。用好人才要包容大度。“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用才做到不以表象而舍才,不以小疵而掩才,不以嫉妒而毁才,不以好恶而弃才,不以卑微而轻才。搭建好工作平台,让人才专业化、多元化、精细化发展,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约法三章”管好人才,打造育才“福地”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远古的先民测量和制图都需要借助“规”和“矩”并且一直延续至今,人才工作至关重要,严管厚爱更是不能没有“规”“矩”。关注思想和重视品行。“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一个业绩落后的人可以通过矢志不移地学习,从而得到自我能力的提升;健全制度和规范程序。“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管好人才要建立目标责任制、跟踪考察制、交流使用制等一系列人才制度,同时把好“程序关”,严格按照程序办事,防止任用人情干部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切实把人才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维护公平和加强关怀。“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保障好引进人才与本地人才的平等待遇,为优秀人才创造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做到从政治上关心、精神上褒扬、工作上支持,注重正向激励,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干成事。严格选才标准、健全人才制度、完善人才政策、规范用才程序,强化规则意识,真正将人才“管”得好,“育”得壮,“留”得住。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不断增添选才之智,锤炼用才之胆,提升管才之能,通过“选好”“用好”“管好”破解“人才难题”,汲取源源不断的人才之泉,聚而用之,汇作翻腾奔涌的大江大河,砥砺前行,合成搏击风雨的汪洋大海,行稳致远,支撑起中国号巨轮驶向伟大复兴。
(作者系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河唇镇人民政府 党政办副主任、团委副书记)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破解 人才难题 方法 工作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