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转出”使命担当 “运出”为民情怀
广西南宁市政协提案解决非急救患者转运服务难题
人民政协网5月19日电(通讯员 张曦)“手术后出院行动不便,我打了120急救电话,就可以分配救护车护送我回家,南宁现在的医疗服务真是太贴心了。”刚刚从医院出院的陈阿姨感激地说。
南宁120开启了非急救转运服务,市民在出院、转院时有非急救转运救护服务需求的,均可拨打120。南宁120指挥调度中心受理后,即可及时调派非急救转运车辆。目前,该中心已建成全市统一的非急救转运调度平台,建立了一支由7个医疗机构组成的专业团队,共有标准化服务车辆21台,负责受理、调度全市非急救转运服务。有了专业医护人员的专业护送,转院回家、转诊治疗,群众到南宁甚至“北上广”看病,都将彻底告别找“黑救护车”的状况。
“非急救转运服务”项目的成功落地,是南宁市政协持续关注、接连发力,通过撰写提案、办理提案、落实委员履职“7+4”系列活动叠加效应的结果。
曾经,体弱、行动不便或者临终患者要出院或转院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如果使用120,就会挤占急诊急救资源;如果使用私家车或者雇佣其他社会车辆,则面临转运不专业甚至遭遇“黑救护车”。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从2019年起,市政协为解决非急救患者转运服务问题,多次组织委员深入公立医院和民营定点医疗机构调研。陈丹红等委员也多次通过提案、大会发言和社情民意等形式提出意见建议,希望开设非急救转运业务、加大非急救转运业务向社会资本开放的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医疗转运的服务需求。
群众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市政协要求提案承办单位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对提案有调研、有落实、有回音。该提案承办单位南宁市卫健委在提案办理答复时表态:“同步起草《南宁市非急救转运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联系公安、交通、物价等部门,及时采取疏堵结合措施,在开展‘黑救护车’打击的同时,探索建立适合南宁发展的非急救转运模式。”
“作为广西首个民营‘非急救转运站’——南宁急救医疗中心非急救转运仙葫站的站长,我们一直在非急救转运项目中尽其所能。”市政协委员覃旭阳表示。据悉,南宁急救医疗中心非急救转运仙葫站自2021年4月成立以来,共转运、服务患者3700多人(次),有8辆全新的、设备齐全的非急救转运车辆,配备9组专业的医护人员及司机,承接了南宁市120急救医疗指挥调度平台90%的区外非急救医疗转运任务,为患者提供日常到医院、转运、康复回家、临终回家、大型活动医疗保障等转运工作。
开展非急救转运服务,不仅填补了南宁乃至广西专业非急救转运服务的空白,而且对于缓解群众“出院转运难、长途看病转运难”等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好的提案建议及办理落实都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方能落地见效。”市政协主席杜伟表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要积极投身“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各责任部门要围绕重点实施清单,确保实事办得“有满意答复、有实际反馈、有成果展示”。
编辑:朱建华
关键词:转运 急救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