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宁夏公布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 五地市优良天数比例连续6年超300天
人民政协网银川6月1日电(记者 范文杰)5月31日,记者从宁夏生态环境厅获悉,由宁夏生态环境厅会同自然资源、水利等13个部门和单位,共同编写的《2021宁夏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正式发布。公报显示,空气质量方面,全区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3.8%,比国家下达宁夏的考核目标高出1.8个百分点,优良天数达到306天,连续六年达到300天以上。
宁夏是我国“两屏三带一区多点”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十分重要。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指出,宁夏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2017年,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承担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
《公报》涵盖大气、水环境、土地、自然生态、农村环境、声环境、辐射、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基础设施与能源等方面。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后,宁夏6项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同比“5降1升”,其中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2%。PM10、PM2.5年平均浓度均为近五年最好成绩。按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宁夏固原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区首位。水环境质量方面,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总体为优,自2017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Ⅱ类进Ⅱ类出”,创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最好成绩,成为宁夏生态环保的亮丽名片。
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宁夏全区监测的50个土壤基础点位监测指标均未超标,土壤污染风险低。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监测的22个县域中生态环境质量为“良”的县域3个,“一般”的县域19个,全区总体评价为“一般”。
“和5年前相比,我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例上升了2.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例下降了2.2个百分点,黄河干流宁夏段出境断面连续5年保持Ⅱ类水质,我们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更强了。”宁夏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卫红盘点着5年来各项监测数据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宁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有力举措获得社会认可,吴忠市、固原市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固原市泾源县、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先后入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2个县(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处草原自然公园入选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试点;银川市荣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隆德县渝河治理经验在全国崭露头角。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宁夏 生态环境 生态 天数 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