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奋斗者正青春>照片里的青春

照片里的青春 | 赵永华:挖掘农业新兴技术“富矿”

2022年06月10日 08:46 | 作者:赵永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开栏的话

激扬青春梦,奋进新时代;不负青年志,赤心报国家。政协委员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在各自领域艰苦奋斗、奉献青春、建功立业,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很多委员用照片记录下了奋斗征程中的难忘瞬间,那是青春的回忆,也是时代的印记。为此,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推出《照片里的青春》专栏,采访政协委员或约请政协委员撰文、拍摄视频,通过老照片回忆青春故事,重温奋斗经历,以此激励年青一代,以奋斗之我,圆梦青春中国。

这张照片已经有14个年头了,是北京奥运会那年我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城关镇花儿村指导菜农在温室中使用二氧化碳施肥时拍摄的。这一年也是我接触并研究农牧业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技术的第二年……

△2008年,赵永华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城关镇花儿村指导菜农在温室中使用二氧化碳施肥。

△2008年,赵永华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城关镇花儿村指导菜农在温室中使用二氧化碳施肥。

我出生在农村,上学期间学习的也是农学,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农牧业领域工作,在任职乌兰察布市行政公署盟长助理和乌兰察布人民政府副市长期间分管农牧业工作长达十余年,现已任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八年。这些经历让我与农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7年,当我开始接触并研究农牧业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技术时,我认为这将成为一项改变农牧业发展的新兴技术。随后,在从县政协委员到自治区政协委员的履职过程中,我一直关注并推广这一技术。

△2016年,赵永华带队赴赤峰市宁城县设施农业增施二氧化碳种植户调研,并向调研人员和种植户讲解二氧化碳气肥的作用。

△2016年,赵永华带队赴赤峰市宁城县设施农业增施二氧化碳种植户调研,并向调研人员和种植户讲解二氧化碳气肥的作用。

通过研究发现,使用二氧化碳气肥技术对农作物的好处不胜枚举:例如,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能使作物生长健壮、根系量增加一倍多,化肥利用率提高一倍,第二年根系腐烂变成土壤有机质,还可以提高土地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含糖量及干物质含量;经济效益好,投入产出比为1:4至1:8甚至更多,等等。

为了更好地研究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技术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我每年都会多次深入参与到二氧化碳捕集,带队走访相关企业、种植户,实地了解并掌握一手数据信息。这期间提交的《建议利用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发展富碳农业》提案,获得自治区领导的批示。

△2021年4月20日,赵永华带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店子镇胶泥湾村调研二氧化碳储罐应用情况。图为30吨二氧化碳储存罐和气化装置。

△2021年4月20日,赵永华带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店子镇胶泥湾村调研二氧化碳储罐应用情况。图为30吨二氧化碳储存罐和气化装置。

农业低碳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动力,也是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实践证明,在温室大棚、稻田、果园、牧草地等,凡是种植绿色植物的地方都可以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我区有94万亩温室大棚,若是每亩用3至6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2至564万吨。我区有耕地面积1亿多亩,再加上全区天然草原及果树,这一技术若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完全能够吸纳我区排放的二氧化碳。

今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我再次提交《发展富碳农业 实现农业碳中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案,建议在自治区层面成立农牧业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出台支持政策,把捕集二氧化碳并在农业上利用,早日将“碳达峰”“碳中和”列为自治区发展战略;设立基金或专项资金,对二氧化碳收集、利用的企业、农户给予支持和补贴等。

△2022年5月25日,赵永华赴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对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的种植户进行调研,实地了解增施二氧化碳后作物生长变化。

△2022年5月25日,赵永华赴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对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的种植户进行调研,实地了解增施二氧化碳后作物生长变化。

近年来世界经历的每一次经济衰退,都是通过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引领走出困境的。二氧化碳气肥技术推广可以形成亿万元的产值,将助力破解困扰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粮食安全、“菜篮子”保供等一系列问题。我也将会一直为更好更快地推进这项技术的应用而努力,为解决我区乃至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文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赵永华  约稿人 李敏杰)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