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资讯
全面解读氢能的未来蓝图——《氢能革命》新书发布
人民政协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 王硕)6月15日,“双碳”背景下的氢能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氢能革命》新书发布会在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媒体中心隆重举行。该会议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与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中国氢能联盟)共同主办。
在全球气候问题不断凸显的当下,氢能已经悄然成为应对各类环境难题和能源转型的关键,并被寄予厚望。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定位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充分发挥氢能清洁低碳特点,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终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明确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机械工业出版社联合中国氢能联盟顺势引进推出了能源专家马可·阿尔韦拉的新书《氢能革命:清洁能源的未来蓝图》。
《金融时报》2021年最佳图书 能源大咖倾情推荐
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为什么氢能可以应对气候变化并成为未来的理想燃料,包括气候变化及其原因、氢能使用指南、氢能大有可为和氢能启航四个部分。作者从对气候变化的思考开始,引出氢能这一关键性的能源要素。而后从氢能的发展历史讲起,通过丰富的商业数据和实例展现了氢能的巨大价值,描绘了在未来氢能如何帮助推动世界能源转型,提出对氢能在“绿色材料”“绿色道路”“绿色海洋”“绿色天空”等方面大有可为的期待,阐述了政府、企业和个人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以挖掘氢能的潜力,使得普通大众也能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氢能,并做出积极的思考和改变。
除了新书发布,现场还举办了“双碳”背景下的氢能产业发展研讨会,云集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氢能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彭苏萍,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赵勇强,Snam中国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彭宁科,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总监何广利等众多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各位嘉宾就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战略与部署、氢能的安全性、氢能的未来应用场景、氢能何以引导一场能源革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彭苏萍认为,气候问题对我国相对复杂的能源结构带来了严峻挑战,氢能使得高碳能源低碳化,与我国能源体系相融合,并且可使我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因此,我国应积极发展氢能,让其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定位从“重要补充”逐渐变成“重要组成部分”。在“怎么走”的问题上,彭苏萍认为我国应该加强氢能的部署和应用场景的开发拓展,加强核心装备设施的研发,加强产学研用的合作交流与平台整合。
在如何安全利用氢能问题上,毛宗强认为我国需要培养专业的人才,加强科研力量并制定安全标准,加强国际合作取长补短。
赵勇强指出,之所以大家重视氢能一是因为它能应对气候变化,二能帮助我们提出长期性、整体性的能源低碳发展解决方案,三是能为不同的能源系统提供灵活性。《氢能革命》将为加强氢能宣传、普及氢能知识、增强氢能认知起到重要作用。
彭宁科详细解释了称之为“氢能革命”的原因,即要实现净零排放,只能用绿色能源,而中间过渡的载体就是氢能;随着技术的成熟,氢能的成本将越来越低,与传统能源相比也具有竞争性,而氢气用现有的天然气管网就能运输。
在推进氢能产业链布局方面,何广利建议我国要实现全社会的多主体投入,加强多学科参与融合,适当放宽法律法规标准,开展中短期产业链布局,加大全产业技术投入。
本书作者马可·阿尔韦拉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管道公司Snam的CEO,他在能源行业有超过20年的工作经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专业数据资料。
《氢能革命》原书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微软董事长萨提亚•纳德拉、标普全球总裁道格拉斯•彼得森、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欧盟委员会前主席巴罗佐等多位全球政要、商业精英、顶级学者的热情推荐,被《金融时报》评为2021年最佳图书。
作为由中国氢能联盟翻译审校的氢能科普系列丛书之一,本书由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中国氢能联盟理事长刘国跃倾情作序,并由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玉卓,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领衔推荐,获得了行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正如本书所说的那样,“氢能大有可为”,让我们一起“让氢成为可能”。
编辑:马嘉悦
关键词:未来 氢能革命 新书 产业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