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党合作>要闻
民革助力打造“同心共富试验田”
让未来农业成为农民致富的产业
如何发展未来农业、培养未来农民、建设未来乡村?在以高质量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中,民主党派如何发挥独特优势?
日前,一块150亩“同心共富试验田”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河庄街道新围村签约揭牌。这是由民革杭州市委会、民革钱塘区支部联合民革浙江省委会财经大学支部、浙江财经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和新围村,为助力钱塘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时代样板建设的一次创新探索。
新围村,有萧山“围垦第一村”之称。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2013年10月新围村结束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低效农业生产模式,开启了大面积成规模的耕种模式,并致力打造具有沿江围垦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带。2022年4月,新围村入选杭州市第一批共富村。
设立同心共富试验田,是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三级民革组织与行政村结对共建的探索之举,相关方将通过牵资源、引优种、促高产、助销售,提升农产品全产业链附加值,同时导入区高校研究院专家智库,对该村的未来乡村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为共同富裕注入新动力和新动能。
在签约挂牌现场,浙江财经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尤利群深有感触。他说,为农业发展赋能,要把“1”变成“N”,比如把简单的稻谷种植,变成数字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种植新模式,能够让人在这里体验现代农业之美,感受现代农业之智。
农业加工和农旅发展领域的民革党员企业家邱浩群和徐琦民也来到新围村。他们表示,将联系中科院院士推荐粮食新品种在试验田播种,并引入科技手段,实现农作物种植全程溯源和在线监测,帮助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委员、“三农”发展组组长顾益康也应邀前来为新围村的发展支招。他说,通过农产品的优质化、品牌化、产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多功能化,实现农业高质高效的发展,让未来农业成为农民致富的产业。他还勉励新围村抓住试验田机遇,深耕围垦文化,用好的人才智力支持,在迈向共富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携手促共富,钱塘奔未来。智库资源和科技力量汇聚新围村,让钱塘区河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书记汪华锋对未来特别期待。他说,在民主党派、学者智库、专业力量以及社会资源的赋能带动下,新围村和河庄街道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有动力可持续、群众可感的共富新路子。(许宏波)
编辑:贾元昌
关键词:民革 新围 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