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侨声>资讯
在桃花源里 过向往生活
——“追梦中华·幸福湖南”2022海外华文媒体湖南采访团常德掠影
人民政协网常德7月21日电(记者 徐金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当导游朗朗念出那句熟悉的著作开篇时,“追梦中华·幸福湖南”2022海外华文媒体湖南采访团的团员已置身在常德此行的第一站——东晋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在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桃花源。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向往的桃花源,而常德人就住在桃花源里。”到访此地后,埃及中国周报社副社长朱新娥的相机便几乎未曾停过快门,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摄影作品将这里的美景带给更多的海外友人。令她欣喜的是,这里已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区。“我们参观了桃花山牌坊、遇仙桥、水府阁、桃源工艺术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这里的文化脉络、历史积淀、特色亮点和发展情况。‘中国诗词之乡’‘桃花源里的城市’,名不虚传!”
加拿大中华新闻社社长常建国很早就向往来到桃花源,这次终于圆梦。“桃花源把旅游开发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既树立了旅游品牌,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个做法很好,值得推广宣传。”
“桃花源:全球华人向往的心灵故乡”,意大利华人天下总编董燕蓉在参观结束后,第一时间以此为题在客户端发出了短视频。“这里,以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而享誉中外,真是全球华人向往的心灵故乡。”董燕蓉说。
微风轻拂,沅江奔涌,江水边一面连绵4公里的诗墙,让采访团驻足良久、摄影留念。这里选刻了自先秦以来的相关诗词和中外名诗1530首,由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1213位书法家所写,被称为当代书法的“露天博物馆”。而它最主要的功能,实则是一座防洪大堤。
“把防洪大堤变成了诗墙,变成了文化墙,这个文化创意好!”马来西亚海内外杂志社社长续炳义说,漫步于诗墙边,仿佛在欣赏着一幅横贯千年的艺术长卷。“我相信到访这里的海内外游客,都能感受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留下一段美好回忆。”
常德虽身居我国内陆地区,但近些年来一直在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从采访团到访的柳叶湖湖外经贸产业中心暨跨境电商体验中心便可见一斑——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商品琳琅满目。柳叶湖外经贸产业中心市场部经理吴单单介绍,项目一期于去年9月份开始建设,展示销售的进出口商品涵盖了美妆护肤、衣帽服饰、休闲食品等,中心引进各个国家优质的进口产品,也将常德地区优质的商品推出海外。“我之前在非洲纳米比亚共和国旅居6年,这里有很多产品就是我从非洲引进的。”吴单单说。
常建国对此深有感触:“侨界人士做跨境电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有海外资源又有国内资源,同时在信息的获得上也占有优势。做好跨境电商,相信湖南省侨界大有作为。”
编辑:王亦凡
关键词:桃花源 向往 里 过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