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第二时间

新时代、新阶段如何抓好禁毒工作?委员专家解读来了

2022年08月04日 10:22 | 作者:李京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原创视频

“记住,选择毒品就意味着自我毁灭,要坚决向毒品说‘不’,永远不吸第一口!”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二级巡视员李宪辉在作客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第二时间》栏目时发出“硬核”提醒。

成瘾致命、啃噬钱财、家破人亡、危害社会……毒品对人百害而无一利。那么,近年来我国禁毒工作成效如何?如何打碎新型毒品的“易容术”?如何入脑入心地警示公众远离毒品?在6月26日第35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李宪辉副主任与长期奋战在禁毒宣传教育一线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陶迎春一起进行了详细解读。

雷霆出击、铁腕治理 禁毒斗争取得显著成效

“5年来,全国共破获的毒品犯罪案件由2017年的14万起下降至2021年的5.4万起,连续5年,年均降幅达20%以上……”6月23日公安部新闻发布会公布的《2021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中,一组组数据显示,我国禁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虽然我国禁毒斗争形势持续好转,但受毒品供应和流通数量‘双降’的影响,部分吸毒人员寻求非列管的氟胺酮、合成大麻素类物质、麻精药品、‘笑气’等成瘾性物质进行替代。”李宪辉介绍,在2021年查处的吸毒人员中,滥用曲马多、丁丙诺啡、安眠酮等3类麻精药品人数有增多的趋势。

微信截图_20220804101631

△民警缴获的杜冷丁片和吸食工具(图源新华社)

“2021年6月至11月,中宣部、国家网信办、国家禁毒办等10部门联合开展防范毒品滥用宣传教育活动,主要是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科学认识新型毒品的成瘾性、欺骗性和严重滥用危害。同时,加强对麻精药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终端的管控,规范医生、药师处方开具行为,从严查处违规企业和个人。”李宪辉还介绍,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实施“清源断流”战略,积极推进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采取重点场所检查、重点人群普检等多种措施及时发现、查处社会面吸毒人员,组织侦破一批毒品犯罪案件,全力遏制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发展蔓延。一次次的雷霆出击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21年全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成效群众满意度高达95.14%。

护航“少年的你” 青春不“毒”行

△人民政协网原创视频

“奶茶”“邮票”“跳跳糖”“可乐”……近年来,新型毒品学会了“易形术”,穿上了“隐形衣”。新型毒品花样不断推陈出新,使禁毒工作面临更大困难。

针对新型毒品迷惑性大、欺骗性强的特点,李宪辉在采访中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要始终有禁毒意识。记住:选择毒品就意味着自我毁灭,要坚决向毒品说“不”,永远不吸第一口。第二,要提高识毒防毒能力。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禁毒知识之外,还可以从权威禁毒媒体平台中获取相关信息,了解毒品伪装后的外观形态和传播方式。第三,要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防止毒品侵害要从生活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涉足有风险的娱乐场所;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提供的或来源可疑的饮料、食品、香烟或电子烟等。此外,如发现身边有涉毒行为的人或事,要进行劝阻或主动远离,并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禁毒意识和拒毒、防毒能力的提高,新发现吸毒人员数量连续多年下降。“2021年,全国新发现35岁以下吸毒人员数量,与2020年相比下降了21%,与2016年相比降幅高达76%。”李宪辉介绍说。

成绩和数据的背后,蕴藏着禁毒部门的哪些努力?李宪辉介绍,首先是全民禁毒宣传教育的加强,4400多个禁毒教育基地(园地)的建立在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禁毒氛围,既方便学习禁毒知识,又动员了更多群众参与禁毒战争;其次,公安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全力推动学校禁毒教育工作,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活动,不仅带动了家长及亲友的参与,不少学生还根据掌握的禁毒知识,大胆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参与禁毒斗争。

微信截图_20220804101640

△6月23日,学生在禁毒预防教育基地参观禁毒手抄报。(图源南明区融媒体中心)

“提高禁毒声音覆盖率的前提是要加强禁毒新媒体的建设。”李宪辉表示,近几年,国家禁毒办打造中国禁毒在线、中国禁毒微信、中国禁毒网等新媒体平台,初步形成了横向互连、纵向贯通的禁毒新媒体矩阵。目前,中国禁毒微信关注人数已超过5222万人,中国禁毒在线用户643万,中国禁毒网日均访问量720余万人次。

对于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的重要程度,陶迎春感触颇深。在她看来,毒品预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建议全面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

“要上好新生入学禁毒第一课,一要增强学生毒品预防基本素养,促使他们认识自己、认识毒品,增强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不断提高防毒拒毒、自我保护的意识;二是要增强家校联动,让禁毒宣传走进千家万户;三是要组织学生参观体验禁毒教育基地,直观感受毒品的危害。”陶迎春表示,还要号召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树立“防毒拒毒、从我做起”的牢固思想,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禁毒没有“过路客” 你我皆是践行人

“妻子即将临产时,身为缉毒警察的丈夫正在执行抓捕毒贩的危险任务,就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他倒在了毒贩枪口下。在孩子学说话时,妻子每天捧着丈夫的照片,一句接一句地教孩子叫爸爸;孩子会走路时,一看到穿警服的叔叔都要追上去喊爸爸……”讲起这段故事,陶迎春忍不住红了眼眶。

“多年来,我也走访了很多的吸毒家庭,也接触了不少的吸毒人员,他们吸毒的原因千奇百怪,吸毒的经历也各有不同,但最终都是一个结果,那就是身体被拖垮、家庭破碎、妻离子散。特别难以忘记的是我第一次走进戒毒所的场景,戒毒人员空洞的眼神、麻木的表情,深深刺痛了我的心。”陶迎春表示,在戒毒所里她看到不少孩子,“看到他们渴望的眼神,我也是做母亲的人,我的心在流血。真的不希望毒品毁掉他们人生最美好的一切。”这坚定了她在禁毒宣传教育之路上继续奔波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在禁毒这条事关国家、民族、人民利益的特殊战线上,既离不开广大禁毒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也需要凝聚各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合力。

“政协委员应主动发挥优势,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多为禁毒献计献策;把一个人壮大成一群人,把一张嘴的呐喊变成百万张嘴的宣传,汇聚成禁毒防毒的蓬勃力量。这是我作为政协委员的责任。”陶迎春这样说道。

大力推进毒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李宪辉看来,做好新时代、新阶段禁毒工作,必须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落实禁毒工作责任为核心,以禁毒示范创建为抓手,以推进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完善毒品治理体系为基础,大力推进毒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下一步如何织密全民禁毒网?李宪辉介绍,一是高站位落实禁毒工作责任。同时,充分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禁毒人民战争,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毒品治理格局。二是高标准推进毒品问题治理。要立足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深化打防控管各项措施,统筹推动禁毒重点整治、示范城市创建和基层毒品治理,形成符合市域治理特点的禁毒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禁毒工作法治化、科学化水平。三是高水平推进禁毒科技创新。积极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要求,加强禁毒科技研发攻关和科研成果应用,不断提升禁毒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与此同时,当前国际毒品形势处于高危风险期,对此,李宪辉表示,还要高效率推进国际毒品共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平等互信、合作共赢原则,更加务实高效地开展禁毒国际合作,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推动全球毒品共治。”

编辑:罗文

关键词:禁毒 毒品 工作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